现代快报+ 2023-06-07
从浙江搬家到江苏!首批10只朱鹮抵达盐城珍禽保护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李伟 记者 姜振军)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函,同意从浙江调拨 20 只朱鹮于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野化放归,开启朱鹮在盐城珍禽保护区异地野化放归和种群繁育工作。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是浙江朱鹮第一次跨省落户盐城,标志着朱鹮在中国南方种群的重建进入了新的阶段。

6 月 6 日上午 9 时,在浙江省德清县下渚湖湿地朱鹮研究繁育基地内,国家朱鹮野化项目 " 德清—盐城朱鹮启运仪式 " 成功举行,浙江省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总站站长王翔、副站长朱琼琼;江苏省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副站长翟飞飞、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陈浩、浙江省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白洪青等出席启运仪式。

启运仪式现场,双方共同揭开了装有 10 只朱鹮的运鸟箱,顺利完成了交接仪式。德清向盐城珍禽保护区转交检疫证明后,10 只朱鹮被装入箱中,启程前往盐城。" 盐城有滨海湿地,也是朱鹮的历史分布区,整个栖息环境也十分适合野外朱鹮的生存,具有良好的栖息条件和丰富的食物资源。" 浙江省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白洪青说," 基于前期专家考证、论证,盐城十分适合朱鹮的野外放飞,希望它们能适应当地环境,在野外建立起自己的生物种群。"

当天下午 3 点,历经 6 个小时的车程,德清方面护送朱鹮顺利抵达目的地。双方共同剪彩,迎接朱鹮落户盐城。盐城珍禽保护区早已为它们准备好了 1800 平方米的野化放归笼舍和隔离笼舍,模拟滨海湿地潮间带滩涂,笼舍内引入了一条潮沟,形成具有潮间带效果的滩涂微生境,以帮助朱鹮们迅速适应在沿海滩涂的生活,为野化放归做好充分准备。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保护区工作人员将运鸟箱运至隔离笼舍内,打开箱门,不多久,适应了环境的朱鹮扇动着翅膀,从箱中飞出。"2 到 3 个月左右,将通过食物转换和野化训练,在确保朱鹮们熟悉当地生态环境后,将它们放归至野外,同时还将安装北斗卫星追踪系统,便于后期监测。" 工作人员表示,希望能建立自我维持的盐城朱鹮野化种群,重现历史分布区,为重建中国南方朱鹮迁徙种群提供支持,更好地推进朱鹮研究和野化工作。

" 盐城滨海湿地引进朱鹮,重现盐城朱鹮历史分布区,对提高盐城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也希望这批朱鹮能建立起野外迁徙种群,这次我们为自己‘野化朱鹮’设定了一个小目标:朱鹮从盐城飞到上海崇明,将来越过杭州湾,到达珠江口。" 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陈浩说。

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是亚洲东部特有的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态秀美,通体洁白,素有 " 东方宝石 "" 鸟中美人 " 之称,与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并称为 " 秦岭四宝 "。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 20 世纪 80 年代仅我国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市洋县秦岭南麓仅有 7 只野生朱鹮,经过科学的保育,现在也恢复到九千余只了,朱鹮的分布地域已经从陕西南部扩大到河南、浙江等地。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海之滨,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辐射沙脊群和潮间带湿地,是全球九大鸟类迁徙路线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重要的栖息地。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是以丹顶鹤为代表的湿地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区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资源 2500 多种,其中鸟类 421 种。保护区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38 种(鸟类 28 种),包括丹顶鹤、白头鹤、白鹤、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麋鹿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91 种(鸟类 80 种),有超过 300 万只水鸟迁飞经过,有近百万只水禽在保护区内越冬。

(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供图 校对 李凯波 编辑 范文静)

相关标签

盐城 浙江 江苏 生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