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型不限、豪车任选 ……" 杨某、陈某利用客户想在直播间里购车捡便宜的心态,上演 " 双簧二人组 ",在某平台直播引流,通过虚报二手车价格,引诱直播观众在微信交定金,骗取全国近百人,获利 20 余万元。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两人因涉嫌诈骗罪被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批准逮捕。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拿到定金之后,就把客户拉黑
"7 万买宝马,没有事故!"2022 年 10 月 14 日,湖南的朝先生(化名)在家中刷到一个直播间,被正在介绍的一款宝马二手车所吸引。在主播的示意下,朝先生加了主播的微信聊了起来。主播介绍,宝马车不是水泡、火烧、事故车,保证能过户,只需朝先生预付 1000 元即可定下这款车。为了以防万一,朝先生让主播发来位置信息和联系方式,随后他又翻看了主播的朋友圈,发现都是买卖二手车的信息,于是,他当即向对方转账了 1000 元。
2023 年 1 月 11 日,凑到余款 60000 元的朝先生再次联系主播,准备过户所购汽车,却发现对方将自己拉黑了,手机也联系不上。于是,朝先生向当地派出所报了警。无独有偶。2022 年 12 月 5 日,远在新疆克拉玛依市的帕先生(化名)也经历了类似的遭遇。在同样的直播间,帕先生急急忙忙转账 2000 元定金抢下爱车后,主播也玩起了 " 失踪 "。
直到 2023 年 2 月,苏州市相城区警方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杨某通过网络以销售二手车为由实施诈骗,民警随即立案侦查。很快,嫌疑人杨某、陈某先后被警方抓获。随着两人的到案,整件案情逐渐清晰,其他受害人也随之浮出水面。
初尝甜头后,两人建起 " 小目标 "
原来,杨某和老乡陈某前两年来到苏州,从事房产销售的工作,2022 年,两人又从房产销售跳槽到了同一家车行,卖起了二手车。车行要求销售们通过热门的直播平台对二手车进行推广,两人才摇身一变成了直播间里的带货主播。
为了把更多车卖出去,杨某和陈某决定 " 低价引流 "。他们将一部分品牌豪车的价格标注得远低于市场价,吸引客户买其他车。2022 年 9 月初的某一天,杨某的一个客户向他买了辆二手车并支付了 1000 元定金,后来,杨某发现车有瑕疵并如实告知了该客户,对方却表示不要这辆车了。杨某没有退回定金,并将该客户拉黑删除。因为该客户并没有再联络他也没有报警,杨某尝到了甜头,便一发不可收拾。
通过低价引流的套路,直播间的人气明显提升,杨某还跟陈某唱起了 " 双簧 ",两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人负责平台直播,一人负责后台管理。直播时引导客户抓紧抢车并把微信推给客户,后台管理的便和客户私聊,催促客户下定金,收取定金后的第二天就将客户拉黑删除。他们将诈骗对象取名为 " 小目标某某 ",每次收取定金 500-2000 元不等。
专挑外省客户,全国近百人受害
据悉,在平台直播卖车需要营业执照,因为是车行的员工,车行为杨某和陈某办好了营业执照。有了 " 入场券 " 的两人,在车行的工作室进行直播,那里能清楚地展示各种豪车,他们也会将车行里二手车的照片和视频发给客户看,虽然车子真实存在,但卖的价钱却是车行老板都不知情的。
" 我们将车价标得非常低,实际上根本不可能以那样的价成交,不然我们会被开除,所以客户交了定金我们只能用借口推脱或者直接拉黑。" 到案的陈某交代。据了解,他们每晚直播两三个小时,午夜 12 点前还是正常直播卖车,12 点后趁着老板下班后便干起了见不得人的勾当。
为了规避刑罚,两人专挑外省客户下手,凭他们的经验,外省客户一般不会为了一两千块钱找来苏州。两人屡试不爽,直至案发。经查,2022 年 9 月至 12 月间,犯罪嫌疑人杨某伙同陈某在苏州市相城区、姑苏区等地,通过直播平台虚构二手车价格,引诱被害人交定金,诈骗全国近百人次,获得赃款 20 余万元。
在依法办案的同时,相城区检察院联合公安机关积极做好追赃完损工作,通过释法说理,促使杨某、陈某二人各退赔 10.5 万元,被害人的损失大部分得以挽回。
通讯员 王金艳 现代快报 + 记者 徐晓安
(校对 李凯波 编辑 范文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