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吴昌林 兴宇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姝媛 / 文 韩伟 摄 / 视频拍摄
" 水楼子 " 是老一辈香坊人口中对健康路与大庆副路交口的地理代名词,而 " 水楼子鑫鑫砂锅 " 更是网络上备受年轻人打卡追捧的热门小吃。近日,健康路街道充分利用这份超高人气,突显人本理念和街区特色,深挖历史建筑与地缘文化,通过文化创意、空间重构,形成了以 " 水楼子 " 为地标中心,辐射联动健康路、大庆副路、三大动力路上的小吃名店为辅助支撑的网红打卡新景观。
说起这座老水塔的历史,在健康路上经营 20 多年的正阳烧烤店主张女士如数家珍。水塔建成于上个世纪 60 年代,伫立在这里已近 60 年。上下两层砖混结构,是当时哈尔滨消防队的必要消防设施,店主张女士自 90 年中期迁入香坊已在这里生活近 30 年。张女士说,随着城市的发展," 水楼子 " 已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曾经高高的水塔是这一片的地标,远远的就能瞧见,如今早已淹没在周围耸立的高楼里。听说这次要对 " 水楼子 " 进行靓化打造,店主张女士十分高兴,她表示,哈尔滨现存的 " 水楼子 " 已经不多,这不仅能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她的 " 老朋友 ",更能为那些曾经生长在香坊,如今远在他乡奋斗的老香坊人一解乡愁。
在这条街上,还有一家网红店—— " 水楼子鑫鑫砂锅 "。因其质优价廉的品质,早已成为了网络上的人气爆款餐厅,更是家乡明星乔杉的返乡必吃打卡店,多次被《早餐中国》、等权威媒体和栏目专题报道。老板娘何女士表示,开店之初,因为店面小,不临街,街路门牌不好记,但因店址就在这座 " 水楼子 " 附近,食客老饕们渐渐地便将 " 水楼子 " 作为这家砂锅小店的代名词。如今,为了给食客们提供更好的用餐环境,减少排队等候时长,小吃店扩大了经营规模,老板娘说,门店重新选址时,不少人建议她搬到人流更密、更繁华的商圈地段,都被她拒绝了,她表示,从开店之初在这里有近 20 年了,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更与周围的居民邻居处成了 " 一家人 ",这座 " 水楼子 " 见证了这间街坊小店从默默无闻到一位难求,更见证了一个外乡人投奔香坊、扎根香坊的成长奋斗历程。" 所以,我舍不得离不开这,最后还是决定把新店选在咱们健康路这一片,还在注册商标时特意加上了‘水楼子’,欢迎大家常来家坐坐。"
据了解,健康路街道在此次景观街区打造中,不仅通过灯饰亮化,让 " 水楼子 " 这座老建筑重新呈现在人们面前,更串联起金鹏鱼馆、于家羊汤、喜家德水饺、朗一家麻辣面等特色小吃名片,通过以 " 景 " 聚 " 人气 ",以 " 塔 " 凝 " 香气 ",来呼应 " 香坊真香 " 主题,以点带面,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升级。
全新建成的 " 水楼子 " 景观广场新增了装饰地坪和休闲座椅,为附近的辖区居民提供了休闲场所,全新栽植的园艺绿化让这里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有老邻居表示,以前这附近基本没有活动休闲的地方,车辆总是随意停放,这片老房子多,老人年也多,想要遛弯锻炼,就得走到 1 公里外的黛秀湖公园。" 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广场,我们也能在饭后活动休闲,晒晒太阳,唠唠家常,不像以前,对门住着,却都不认识,你看这人来人往的年轻人拍照打卡多热闹,我们也跟着高兴,觉得自己都年轻不少。"
健康路街工委书记李艳茹说,今年,香坊区全面推动 " 香坊真香 " 品牌建设。健康路街道地处香坊主城,人口密度大,老龄人口多,于是我们在打造街道创意品牌街区的过程中,紧紧锁定宜居宜住主基调,在灯饰亮化,场景布局上更注重添加生活化气息元素,以香坊人熟知的 " 水楼子 " 为牵引,最大限度还原在地原真性,让老建筑焕发新活力,燃起老一辈人对三大动力、老香坊的深刻记忆,为年轻人提供认识了解 " 中国动力之乡 ",领略香坊 " 国色天香 " 的打卡新地标。我们也更希望通过护好老建筑,讲好老故事,擦亮名招牌,吸引更多企业加盟入驻,促进地区文化、旅游、商业和社区生活的融合发展,为 " 香坊真香 " 助力添彩。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