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沟 57 号 2 幢即将验收、小松涛巷一砖一瓦精细拆除、石榴新村 1 幢近期封顶 ……6 月 8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建委获悉,南京 3 个省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迎来新进展。尊重建筑原始风貌和群众的居住需求,精细地进行留、改、拆,这样的温度更新将带来更加宜居便利的生活空间。
大阳沟片区:一年完成原址翻建
站在秦淮区大阳沟与御阳路交叉口,一幢红色屋顶、米咖色相间的三层住宅楼格外引人注目。居民王女士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新房进展,得到不少朋友点赞。
△大阳沟更新项目
大阳沟更新项目东起御道街,西至东大阳沟,南起大光路,北至御道园,建筑面积近 1 万平方米。按照原址、原面积、原高度 " 三原 " 原则,大阳沟 57 号 2、3 幢 2022 年进场施工,历时一年便完成原址翻建。" 这里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房子,一共有 3 层 27 户居民。由于年代久远,部分承重结构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房屋被评定为 C 级险房。" 建设单位南京白房房屋报修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优化设计,此次更新将原来的两幢并为一幢,推出了十余种户型。" 看现在改造的房子有一室一厅的,有两室一厅的,每户都有独立阳台、厨房、卫生间,可以满足不同住户的需求。" 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
大阳沟老旧住宅片区综合更新项目是南京首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目前 2、3 幢即将迎来验收,未来将持续推进棚户区翻改建、街巷微更新及低效楼宇利用等,持续提升片区整体环境品质,惠及居民 110 多户。
小松涛巷:已回收 400 余块城墙砖
小松涛巷地块位于秦淮老城区太平南路沿线,地处繁华地段,这里居住着 50 户居民,却有超七成住户居住面积不足 30 平方米。2022 年,小松涛巷更新项目入选江苏省首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目前已全面启动,今年 5 月进入建筑拆除阶段。
△小松涛巷
一间约 20 平方米的房子,10 名工人拆 3 天才能完工。在小松涛巷拆除现场,可以看到不少带有清晰铭文的城墙砖,这些城砖都是过去留下的 " 老物件 "。" 当时有人盖房子没有钱买砖,就在老城墙坍塌角上就地取材。" 现场负责人介绍。目前现场已回收 400 余块城墙砖,将用于修复明城墙。
由于片区内全是 " 宝贝 ",小松涛巷的拆除工作更像是在小心翼翼地归类整理,一砖一瓦的拆除都尽可能轻拿轻放。东方饭店属于文物,需要根据原貌原址修缮;游府西街 27 号建筑,小松涛巷 11 号、15 号,淮海路 53 号 1、2 号建筑主体将保留,修复后活化利用,共同形成一组近现代风貌建筑群落。
△小松涛巷建成效果图
在现场,老居民用了 30 多年的三门橱、街巷内一人合抱粗的老枇杷树、10 多米高的水杉树也都将保留下来。项目以保护传承历史文化价值、完善居住功能、提升居住品质出发,进行精细化城市更新,未来这里将与周边中农里、金陵刻经处等建筑群形成广泛联系,共同打造成为太平南路的特色街巷。
石榴新村:6 幢住宅年底全面封顶
距新街口直线距离不足 1 公里的地方,石榴新村 6 幢住宅也有了喜人进展。石榴园小区对面的一幢 4 层建筑即将封顶,紧邻小王府巷路边的楼已推进至地上 9 层,预计到年底 6 幢住宅全面封顶。
△石榴新村更新项目
作为江苏省首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石榴新村变 " 传统征收 " 为 " 包容更新 ",项目探索出一条 " 以原地重建、回迁安置为主,异地置换、货币回购、优先购买原地商用房屋相结合 " 的新路径。在尊重居民选择意愿的前提下,项目从户型格局、房间数量、功能分隔等细节入手,形成由 20 个面积段、36 种户型平面相结合的改造设计方案,确保更新改造后 " 分得开、住得下 "。
由于是原址翻建,石榴新村在楼间距上进行了适当放宽,以满足消防车通行需求,并布设了消防管道与楼层消防栓。此外,项目还建设地下停车场,满足 100 个机动车停车需求。
△石榴新村建成效果图
建设单位南京越城集团白下房产经营公司现场负责人介绍,项目建筑最高 11 层、最低 4 层,将新建改善性住宅建筑和沿街配套服务商业用房,力争 2025 年完成让居民回迁,住进石榴 " 新 " 村。
据介绍,南京已公布的三批次 42 个城市更新试点项目中,居住类地段占比近半。目前,南京正在制定城市更新 " 十四五 " 行动计划,持续推动不同类型更新示范项目建设。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居住类领域,以点带面推动片区更新,不断提升区域环境品质与市民的居住获得感。
通讯员 宁建轩 现代快报 + 记者 赵丹丹(南京市建委供图)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