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作的时间线上看,作家陈彦的最新长篇小说《星空与半棵树》,在其首部长篇《西京故事》之后,在其 " 舞台三部曲 "(《装台》《主角》《喜剧》)之前。《西京故事》是陈彦长期从事剧本创作之后,转型小说写作的 " 跨界 " 之作,可谓初试啼音;《装台》《主角》《喜剧》则让作者蜚声全国,其中《装台》获 2015" 中国好书 "、首届 " 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主角》先后荣获 "2018 年度中国好书 "、第十五届 " 五个一工程 " 奖、第十届 " 茅盾文学奖 " 等多个国家级奖项。
但从出版时间来看,《星空与半棵树》是作家的最新作品,也就是说,这部小说长期处于未完成的改写状态,以至于与著名的 " 舞台三部曲 " 之间有着一些内在的联系。最明显的地方在于,《星空与半棵树》沿用了 " 舞台 " 的概念:舞台永远是一个平台,无非是提供人表演的场所。至于把人物放到哪个场所去表演,取决于作者对哪个场所更熟悉。看过陈彦作品的读者都知道,他熟悉基层生活,善于细针密线地把故事讲得丝丝入扣,新作也不例外,把 " 舞台 " 的场景设定在基层。
小说的开头是一幕来自猫头鹰视角的舞台剧:在地球这颗宇宙微尘上,一个大雪之夜,猫头鹰一声接着一声的鸣叫提醒着村庄的人们即将发生巨变,坐落在秦岭大山深处的北斗镇北斗村,一棵长在两家地畔子中间的百年老树被偷,被连根挖起的老树随即被贩卖到都市,不知去向。作为有半棵树产权的一家之主温如风,在多番查找无果后本已放弃了寻找,可是好脾气的他不时地受到周围人的讥讽与嘲笑,偶然得知真相后,他几乎偏执似的踏上了寻找自尊之路。北斗村虽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可是每天发生的事情何其之多,半棵树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且无法可查证的事件,小镇公务员安北斗本是乡镇计生办的干事,温如风事件发生以后,便被安排前去劝解温如风。
在小说的设定中,安北斗原本的爱好,是前往山间仰望神秘而浩瀚的星空。他时常扑到望远镜上观测遥远的星球:银河系、流星雨、黑洞、太阳风暴、光年、冥王星、海王星、柯伊伯带 …… 从星空上看,地球根本算不得一个事,连庞大的银河系都只是宇宙的一粒尘埃,更何况地球上的半棵树呢?这浩瀚的星空多改变了安北斗的心胸。进入宇宙尺度,人世之间的锱铢必较又有多少意义?正如安北斗所思考的:" 人生能静静欣赏凝望这样的星空,简直是一种生命奢侈。我们到底是在凝望星空,还是星空在凝望我们。我们配被这美轮美奂的星空所凝望吗?"" 仰望星空 " 甚至成了安北斗拉开与俗世生活距离的方法:" 想好好看看星空,只有看着那里,觉得人情冷暖、眉高眼低、甚至婚姻家庭、生离死别才可以暂时忘却。" 所以," 仰望星空 " 的安北斗也时常宽慰温如风:" 好好看看夜空吧,喜欢上了,你那半棵树倒是个屁事。" 然而,温如风依然放不下这半棵树,倘若卖掉,所得的钱财数目不仅影响他的生活质量,甚至成为他衡量人格、尊严、生存权利的尺码。在温如风看来,丢失的这半棵树就是有关面子、里子、一个男人甚至一个人的一切。
小说的立意,便是埋头走路、路难行时,不妨也抬头看看天。其实,无论是安北斗还是温如风,他们都不过是整个社会中微小粒子,他们所面对的生活困境看似不过是一地鸡毛,然而细水微澜中却翻滚着中国基层社会的新鲜血液。小说借此展示出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在眺望星空与关怀大地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作者始终关注的是处在当下时代、当前社会中的普通人的生存问题。这部长篇小说,细描了星空与大地之间的众生百态,它不是任何一位具体人物的英雄颂诗,它是属于每一位择善固执、真诚活着的普通人的命运交响曲。
作者 郑文丰
编辑 段筠 /编审 邓文盈 /签发 李枫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