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吴昌林 兴宇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姝媛 / 文 韩伟 / 摄 / 视频拍摄
香坊真香,香在她的国色天香。香坊区依托辖区内丰富的工业历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的亚麻文化创意特色街区近日改造完成,这条具有 70 余年历史的老街将带您重温建国初期的 " 工业辉煌 ",成为哈埠一处新的 " 文化印记 "。
" 一五 " 时期,苏联援建的 156 个重点建设项目有 13 个建在哈尔滨,其中 6 项坐落于香坊区。哈尔滨亚麻纺织厂是 156 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于 1952 年建成投产,是亚洲最大的亚麻织染联合企业,见证了哈尔滨在建国初期工业发展的辉煌岁月。亚麻厂历史文化街区,是哈市为数不多的几个经省政府批准的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香坊区依托亚麻历史文化街区,基于街区的历史真实性,通过艺术化、创意性的景观打造与环境优化,唤醒 " 老哈 " 们对哈市工业发展与历史的集体记忆。
从和平路入口沿亚麻街至 " 如意园 ",在约 400 延长米的街道上,移步换景,层层递进,无一不营造了浓厚的亚麻工业氛围。进入亚麻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极具工业风格的街牌;利用亚麻厂体育场围栏布置由纺织机零件齿轮、工人剪影构成的 "1952 工人群像 " 景观;在首个红砖楼前举办 " 工业记忆 " 摄影展,共同将人们带回到了 " 一五 " 时期的建设年代;在小广场设立工业辉煌雕塑景观,用齿轮与工业机械造型体现工业发展历程。17 栋建于上世纪 50 年代初期的三层红砖楼构成了整个街区的核心,这些建筑为 " 三层起脊闷顶式 " 建筑,为典型的苏联社会主义民居式建筑风格,当时称 " 苏联专家楼 ",应为当年援建亚麻厂时供参与援建苏联专家居住的,直到目前,楼体的尖顶、红砖、楼台、雕花装饰等还保留着原有的建筑风格,徜徉其中,恍如置身于欧洲的城市街道。
修缮 " 如意园 " 内景观,整修花坛、凉亭、雕塑等,让曾经的影视剧取景地提升文化经济价值,成为未来工业、怀旧等剧集的拍摄地。设立 " 生活记忆物品展 " 和亚麻制品展览、亚麻工业大事图片展等内容。这处体现建国初期大厂风貌和承载哈尔滨历史记忆的老街区,将成为一处建筑特征鲜明、焕发历史文化活力、整洁依据的文化创意特色街区。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王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