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罗彦坤 文 / 视频制作
冰城 6 月,芍药花开。宾县经建乡头道村 " 芍药村 " 迎来一年最美时节,乡村芍药节满园芬芳引来八方游客,竞放的芍药是美景更是富民产业。
近年来,宾县因地制宜,以花为 " 媒 ",通过合作社引领,带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开启了乡村游、中药材等系列 " 鲜花经济 " 新业态,打造了 " 宾州芍药 " 这张崭新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一池活水。
花海醉游人,200 种芍药成就乡村 " 打卡地 "
从宾县县城出发,沿着经建乡平坦的乡村公路一路行驶,越过田野,穿过村落,很快便可寻得宾县毛家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芍药园。
走进园内,连片成簇的芍药花争奇斗艳,红色的、白色的、粉红色的鲜花竞相绽放,将田野装扮得分外妖娆。清风拂过,淡淡的花香,随风传递,漫步村路,仿佛徜徉在花海,随手取景,皆是画境。
穿着汉服,手持 " 云台 ",来自哈尔滨市主城区的唐凤霞就是慕名而来游客之一。" 一家三口,与花海同框,吃农家菜,住凉爽大炕,这是多逍遥的休闲避暑方式!真想不到,我们冰城的乡村还有这样的美景,‘泰裤辣’!" 几乎每一位走进花海的游客,都会发朋友圈 " 凡尔赛 ",这也让 " 毛家芍药园 " 名声大噪。
" 毛家芍药园 " 掌门人毛兴东告诉记者,这 200 亩园子里的芍药花,根据花色花型可分为 200 种,鲜花不但是待客的美景,更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农副产品伴手礼,几乎每个进村的游客都要带一份离开。
依托 " 芍药园 ",经建乡头道村成了乡村 " 网红打卡地 ",纷至沓来的游客给小村带来勃勃生机,曾离开村子去闯荡的乡亲开始 " 回流 ",村里兴起了多家民宿、农家乐。毛兴东说:"3 年前,搬回来的第一户盖起了村里的第一家民宿,前年回来 3 户、去年回来 5 户 …… 今年回来的村民,新盖的农家乐刚刚封顶。回村的乡亲们无一例外,家家都翻盖了新房,这让‘芍药村’的自然风光、休闲旅游业态呈现繁荣景象。"
发展生态农业,开启宽阔富民路
52 岁的毛兴东是合作社理事长,也是乡亲们种植芍药的技术大拿和 " 主心骨 "。毛兴东自小生长在宾县农村,大学毕业后,他曾到一家电台工作,几年后,他辞去了这份工作,开始回乡创业。
" 农村是未来的一个风口,必须走生态农业之路,才能另辟蹊径,闯出一番新天地。" 毛兴东坚信这一点,但摸索种植芍药这条路,毛兴东走了将近 20 年。
由于东北气候寒冷,原产自中原地区的芍药无法实现大规模种植。本地的野芍药品种单一,观赏性差,产量还低。为此,毛兴东多次前往芍药产地洛阳、武汉和济南等地考察。在那里,毛兴东看到芍药用于城市绿化,花瓣可制作花茶和香料,种子用来榨油,根茎还可以入药,市场需求量很大,这坚定了他种植芍药的信心。
2004 年,毛兴东选取宾县当地的野生芍药为母本,再引进外省较具观赏性的芍药,反复试验自然杂交培育耐寒芍药。在边学边干中,毛兴东翻阅了大量相关书籍,并在网上下载了海量资料,逐步成长为芍药栽培的 " 土专家 ",并成立了宾县毛家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一起种植芍药,共同致富。
如今," 芍药园 " 从最初一小块地,发展到一望无际满山坡。培育出的耐寒芍药也从当初观赏性较差的单瓣型发展成皇冠、金环、绣球和台阁等 12 种花型 200 种。其中," 塞外牡丹 "" 白玫瑰 " 等芍药品种为省内独有。
搭乘 " 北药快车 ",提升种植附加值
小芍药成就乡村振兴大产业。如果说带火乡村游是 " 芍药村 " 挖到的 " 第一桶金 ",搭乘 " 北药快车 " 则是毛兴东谋划的又一重收益," 芍药村 " 完成了从 " 吸睛 " 到 " 吸金 " 跨越升级。
花好看、钱好赚。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跟着毛兴东一同干起了 " 鲜花事业 ",大伙亲切地把他称作 " 芍药大王 "。毛兴东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他为乡亲们规划了夏季摘花卖茶饮、秋季起根售草药的经营模式," 芍药村 " 的道地中药材,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几户全部是订单销售,每亩芍药平均年收益达 7000 元。
近几年," 宾州芍药 " 得到宾县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寒地芍药博物馆建设提上日程,冰城寒地芍药品种的 " 芯片库 " 正在筹建中,一张崭新的县域名片逐步形成,毛兴东也离他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守一园花开,等产业风来
" 芍药种植是黑土刨金,说到底也只是‘农头’,如果对接不上‘工尾’,最终难以实现产业融合。" 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的毛兴东 20 年守一园花开,一直在等产业风来。
2018 年,宾县 " 芍药村 " 成功举办首届芍药节,家家户户腾出自己的房子给游客住,端出最好的农家菜请 " 驴友 " 吃,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一致好评和广泛认可。连续 6 年间,游客翻番增长," 芍药村 " 知名度原来越高。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今年,毛兴东免费提供了千株花苗,带动全村发展庭院芍药种植,那些无人居住的闲置庭院,得到了美化,乡村宜居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毛兴东说:" 合作社的芍药园,就是全村的苗圃,只要愿意栽花,我都送花苗,要让‘芍药村’全村开满芍药。也只有种植达到了一定的量,深加工的产业才会来。"
村民储立国是第一批跟着毛兴东种芍药的社员,在他开的 " 农家乐 " 里,不但将芍药花茶作为待客饮品,还在菜肴中加入芍药作为辅料,打造特色菜品。
毛兴东说,这还远远不够,芍药不但是优良食材,还能够萃取精油,等对接了 " 工尾 ",通过精深加工可实现从花到根全植株利用,在茶、酒、化妆品、中药药剂领域拓展广阔市场,到那时 " 宾州芍药 " 将花开更绚丽,香飘更久远。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寇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