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回暖转晴,兰州新区迎来了 " 牧草之王 " 紫花苜蓿头茬收割的大好时节。走进兰州新区万亩高产优质苜蓿基地,集中连片的优质高产苜蓿一片翠绿,长势喜人,一台台饲草收割机在秦川万亩高产优质苜蓿基地田地里忙碌地来回奔波着,车后留下一道道收割后的鲜草。
近年来,兰州新区以建设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为使命,将生态修复、未利用地开发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统筹规划种养加循环农业发展,推进以高产优质苜蓿为主的饲草基地建设,走出了一条种养加全产业链生态循环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通过招商引进甘肃绿田园、宏德森等饲草种植加工企业带动,新区年种植优质饲草面积达到 10 万亩以上,其中集中连片高产优质苜蓿面积 3.5 万多亩。
据新区农林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特殊的地理条件,加上精心管护,新区的苜蓿干草粗蛋白含量整体达到 20%以上,乳蛋白含量达到 3.3% 以上,乳脂肪达到 3.5% 以上。苜蓿品质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2 级以上,是周边奶牛养殖企业的最佳选择,也是优质奶源质量的重要保障。
据了解,头茬收割苜蓿预计亩产干草 400 公斤以上,全年预计亩产干草产量达 900 公斤以上,每吨干草销售收入高达 3000 元以上,市场销售收入可观,既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饲草,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随着苜蓿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释放出重要的生态效应,覆盖了曾经土壤裸露、扬尘弥漫的路边田野,如今郁郁葱葱,放眼远眺成了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性质,改善区域小气候,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效应,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好产业。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文 / 图
一审丨编辑 安娜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世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