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六月,全国多地先后进入高温模式。而东北大地仍觉清凉,位于吉林的长白山天池历经 200 余天冰封,此刻水面的坚冰正逐步融化,一池清水即将重现人间,惊艳亮相。
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破火山口湖泊,最大水深为 373.2m,是东北最大、最高的高原淡水湖,也是中国最深的湖泊。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从这里发源,一池清水滋养着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
6 月 11 日,长白山天池冰面逐步融化 周徽 / 摄影
为何时至六月,长白山天池才解除冰封?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单玄龙教授解答长白山天池的奥秘。
"6 月份随着温度的升高,长白山天池冰开始融化,俗称‘开冰’。长白山天池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水体等原因造成其是我国最后一个开冰的湖泊。" 单玄龙介绍,首先是高海拔,长白山天池周围有 16 座海拔超过 2500m 的山峰,天池水面海拔 2155m,造成低温且早晚温差大,融冰时间相对短。其次是年均温度低,长白山地区年内冬季长达 10 个月,无明显夏季,无霜期仅 60 天。年平均气温 -7.3 ℃,极端最高气温 19.2 ℃,极端最低气温 -44 ℃。第三是水体深,水温低,长白山天池水深平均大于 200m,天池水无色、无味、透明,水化学成分属重碳酸钠型,矿化度较低,水温较低。
6 月 6 日,长白山天池景观
" 每年开冰时节,依据开冰的特点又分为‘文开’和‘武开’。" 单玄龙说。
" 文开 " 是指随着气温升高,冰面逐渐融化的过程。而 " 武开 " 则是指随着气温的升高,融化的同时,冰层在大风和天池水合力作用下,在一夜或几天之间破碎成无数小块,在水面上漂浮,颇为壮观。" 文开 " 时,不知不觉中,湖面由冰冻状态逐渐消融,纯净的天池水与洁白的冰凌相互交融,令人感叹自然造化之奇妙。" 武开 " 时,冰面在大风影响下碎裂、相互挤压,冰层堆积到湖边,发出震天巨响,仿佛闷雷在天际轰鸣,又好像万马奔腾。无论是 " 文开 " 还是 " 武开 ",天池开冰均具极佳的观赏性。
长白山天池中逐步融化的浮冰(往年照片) 孟凡迎 / 摄影
每年 " 开冰 " 时节,因为主峰气候多变," 文开 "" 武开 " 成为悬念,也是游客热议的话题。近几年,长白山天池开冰各有其妙,天池开冰在 2017 和 2020 年属于 " 武开 ",融冰期间风速较大,其余 4 年则均是自然融化的 " 文开 "。
浮冰消融后,长白山天池即将进入最佳观赏期,碧水如镜,山花烂漫,最是一年好时节。一睹天池真容,成为不少游客的期盼。
冰雪消融 山花烂漫(往年照片)
" 想看到长白山天池全貌并不容易。长白山天池天气多变,几乎是天无一日晴,风无一日停。表现为多风、多雾、寒冷,而且变化无常,晴朗天空顷刻间飘云起雾,阴雨连绵。" 单玄龙介绍,天池年平均风速 11.6 米 / 秒,大于 8 级的大风日数 269 天有雾日数 265 天,降水日数 209 天,夏季长白山正处在冷暖空气交汇的极锋带上,低压、气旋、冷涡等天气系统活动频繁,又加上高大山体的动力抬升作用阻挡系统移动,热力对流及受季风环流的影响,雨量充沛,对流天气频繁,所以长白山天池不易一睹真容。
6 月 10 日,长白山天池又迎来一场降雪,给开冰再添悬念。今年长白山天池又将以何种形式向世人呈现它的壮美,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