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6-12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怎么做?全国论坛专家齐聚南京探索有效模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黄艳 / 文 施向辉 / 摄)小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科学实践作品,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一线教师通过案例分享、课堂教学来展现自己的思考 ……6 月 12 日,全国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发展论坛(南京分论坛)在南京市石鼓路小学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学教育界专家学者一起推广科学课程实施成功经验,探索深化科学教育改革的有效模式和实施路径,引领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由教育部基础教育科学教学指导专委会主办,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和南京市教育局承办,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局、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和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共同协办,中科院南京分院和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提供主要支持。论坛主题为 "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 ",旨在以重教学、重实践、重融合为原则,导读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推广科学课程实施成功经验,探索深化科学教育改革的有效模式和实施路径,引领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科学教学指导专委会 16 位委员和分享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活动,来自在宁高校科学教育专业知名学者、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委会会员、学术期刊编辑、和本市学科骨干教师 150 人现场参会,科学教育战线上更多专家学者、教研员和教师同步在线观看。

△卢普新

6 月 12 日的开幕式,由南京市教研室主任严必友主持。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卢杰致欢迎辞,衷心感谢全国各地科学教育专家和同仁齐聚南京,共话科技创新课程转型,这对秦淮区、南京市乃至各地改进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南京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卢普新在讲话中回顾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南京市为加快教育名城建设、推进高质量素质教育,在 " 科学课程改革 "" 科技教育创新 "" 科学教师队伍建设 " 等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他还分享了未来一段时期,南京将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思路。

△郑永和

教育部基础教育科学教学指导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永和做主旨报告。郑永和教授从加快建设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推进国家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等视角,对教指委科学专委会如何扎实工作、推进落实《意见》精神进行了政策导读。上午第二阶段为科学课程教学范式典型案例分享,由中国教育学会科学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教研员卢新祁主持。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张瑞芳分享案例《小学科学培育科学素养的十五年探索与实践》;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顾长明分享案例《做思共生:小学科学课程育人的创新实践》;徐州市星光小学沈宁分享案例《双源 · 双维 · 双线:6-12 岁儿童科学素养提升实践探索》;南京市教学研究室评价教研员单道华分享案例《打开学习设计的暗箱:科学可见学习设计与实施》。四位专家以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展现了科学教学对儿童科学素养发展的影响,为探索深化科学教学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模式和路径。

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上海市黄浦区四川南路小学夏志骏执教三年级科学课《磁铁的两极》;南京市瑞金路小学姚虹执教三年级科学课《不同的运动》。南京市石鼓路小学的同学们,进行了科学教育特色课程现场展示。金钥匙科技工坊、数字版画、科技创意制作、动手学卫星、逆向工程专家课程、馆校研学课程等,全方位展示了当前学校如何在课后服务中加强科技创新教育的方向与路径,为更多学校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引领和示范。

论坛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生代表们,还进行了科学教育特色课程建设案例分享,举办了以 " 新时代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 为主题的圆桌沙龙。老师们观看了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宣传片,该片展现了 2021 年 12 月建成的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的性质、布局和使用情况。2023 年,科创中心新增 " 星光导师 " 公益课程、名师工作室、网络线上直播等,坚持全公益开放,科教协同,为全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学习构建 " 极创空间 ",主动发挥科创中心科教育人和课后服务功能。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李蔚蔚)

相关标签

教学 南京 教育部 中小学 指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