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默契,是灵魂深处的融合。
蔷薇花下,我用画笔浓郁思念母亲的那种情绪。
我不会忘记母亲的一切,包括她在淡蓝色天空上说出的那句话:这就是天堂的模样吧。
10 年前的一个春天,乘坐在万米高空、飞往海南的飞机上,望着舷窗外纯净、安静的云海,母亲竟意外这样描述她看到的景观。
无意间的描述,折射出母亲晴朗的心境。我不知道如何用画笔去描绘天空的无边无际,我只用心将不同的色彩融合在一起,试图想用一幅水彩画将一种母女亲情解读明白。
想象,狂放张扬,可那画面的草稿在我看来孤独而又畏怯。我其实满怀忧郁,聚精会神地望着那寂静的天空,没有勇气在其中找到乐趣。
母亲现在已经去往天堂了。她在那里过得好吗?
春天的阳光似乎更衬托了温暖的味道,初夏的云朵泛着金边。我用画笔让自己跑起来,跑得越来越远。跑过树林、麦地和土岗,甚至跑到了灵魂碰撞的地方。所有的对母亲的怀想在画笔下起飞。
原来不觉得画画有什么太多的意思,当我拿起画笔,并调和着颜料时才发现,这五彩的画笔能律动生命,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能由 " 我 " 产生。
画黎明的天幕,也画夕阳的天幕,画长夜里一盏微弱的灯,画来画去,我的画都很模糊,只有在定睛看到母亲照片的那一刻,心被那色彩点燃,撞击着潜意识里的一种需要。
母亲,她在天上能看得见任何私密空间。我忽然有了力量,这时,我从满不在乎中注意到了自己:我哪是在画画啊,我是在画自己。
说到 " 思念 ",不只煽情,也可以沉醉。
一种不可控制的情绪让我不知为什么就会表现出对母爱的回访,从心底里豪情万丈,让平凡的我自感不平凡起来。
精神和心灵。我的教育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很多。
我曾以《天地间爱是奇迹》为题写过一篇随笔,我信 " 天地间,惟有爱能创造奇迹 "。我有时感慨,人的生命路程有限,可在短促的人生路上,我们心中有没有一盏灯,不仅照顾黑暗中的灵魂,也让我们生存的空间光彩照人?
这盏灯,就是母爱。
在与母爱相关的所有作品中,其实都能找到我们的影子。
母爱是血液,流淌在我们全身。当母亲离开我的那一天开始,母女情深的画面竟让我感到了无比沉重,我哪一天才能在这沉重中浮起?
天与地之间,在一条看不见的线上记载着母女用细节贯穿的生活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生命的教育,是母亲对家庭忘我的奉献。
积极的思想是母亲给的。她时常会说一句话,语气很轻,但分量很重:也许是个误解。
让我动容的,是这句话适合所有的化解。
能够安心地坐在一处画画,品茶,回忆母爱之真味,复习母爱之伟大,即使身心疲惫的状况下,也为我是母亲女儿的身份感到欣慰。
孩提时,我没有一个像样的玩具娃娃,母亲就用手绢折叠出一个布娃娃,扁扁的,平平的,特别是娃娃的面部,都是用炭笔画上去的,包括头发。
就是这样的娃娃,我都抱在怀里好几个小时光景。我那时的心里,这是母亲给我的伙伴,潜意识里这娃娃还是我的 " 孩子 "。
八岁那年,与母亲在济南黄河渡口分手,我从那个大大的行李袋里拿出那个娃娃,交给她。我怕母亲想我时我不在她的身边,她会难过。母亲好久没有抬头看我,但我从她拉着我的手中感到了她的颤动。至今,那一场景还历历在目。
后来长大,外出旅行,常见到商店里摆放着各式娃娃。从心里喜欢,却不好时时问津。毕竟是大人了。但我会在过年的时候,买几张以娃娃脸为背景的新年贺卡,当作送给母亲的礼物。
母亲在我收集的贺卡中,认定那些有着不同的服装、不同的相貌、发式甚至不同气质的娃娃是我送给她的,总是拿在手中,半天才恋恋不舍地放下。
母亲能一眼看透我。我试过,无论我成年后怎样努力地掩饰自己的不愉快,她都能看透。有时我很奇怪她怎么能有这样的本领,她的一句话给了我答案:当妈的都这样。
色彩,就是母亲送给我的终生的礼物。我对生活的热情、热爱都是色彩的启蒙。色彩艳丽的衣裙,色彩斑斓的蜡笔,色彩纷呈的窗帘 …… 母亲用心为女儿挑选的所有物件,都悄悄地给了我诗意的心态。
曾几何时,我们喝着母亲煮好的粥,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咀嚼着那碗粥香,享受着母爱情怀。母亲按照山东人的习惯,蒸大包子,包馄饨,煮小米粥,然后配一碟咸菜。她不怕麻烦地日复一日重复着家务活,那种女主人的自信和优越感穿越时光直奔我的心底。
重温那些平凡的过程,像整理资料一样分类保存。偶尔翻看,母亲存放在我心里的那片母爱无边无际。
我的妹妹前几日乘飞机去成都,同样在万米高空之上,她默默地与在天堂里的母亲对话,她认为这是离母亲最近的地方,母亲应该听得更清楚她所说的每一句话。
但是,我理解妹妹,她绝对说不清楚,也说不明白的所有话语,即便是跟母亲念叨无论多少遍,自己真想说的话其实都是对母亲的想念。
天地悠悠,我惊叹时间的画笔画出清新的泥土气息。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是属于母亲的记忆,母亲更是我们忘不了的纯美回忆。母亲走了,和她有过的母女缘分并没有烟消云散。想到她,就是对所有美好情绪的梳理。
晴空万里啊,那些纤纤情丝拽着我,让我飞翔在一片真情的天空中。那些生活的细节看似不足挂齿,但折射出了母女情深的情景魅力。
母女情结浓重得化不开。母亲对世界理解的基本图像都画在了我的脑海中,当太阳隔着玻璃窗照进来的时候,我会惊奇地望着这束光线,疑是母亲关爱的目光。
我坚信,周而复始的普通生活总有一天会脱去重重矫饰,原本生活的面貌依旧单纯明亮。母亲曾经不怕重复自己,我们也要像她那样不怕重复生活故事。因为,母亲的引领让我们在下一个清晨醒来的时候,会有勇气冲出压力的重围,在无限的想象空间里打捞快乐。
在我眼里,无边无际的天空中,总有一幅画,画面中,是儿时的我欢笑着、飞跑着,向下班回家的母亲跑去 ……
来源 贵阳日报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