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遐迩的私家藏书楼,传承百年的公共图书馆,造福一方的乡村图书馆、私立图书馆、学校图书馆 …… 这些都堪称江苏文脉的 " 种子基因库 "。
6 月 12 日,江苏文脉大讲堂第十五讲以 " 近现代江苏藏书与文化传承 " 为题,《江苏文库 · 史料编》主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庆柏主讲,金陵图书馆馆长焦翔主持。
江苏文脉大讲堂第十五讲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现代快报社、金陵图书馆共同承办。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江苏文脉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全程直播,60 多万网友在线观看。
中国七大藏书阁两座在江苏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6 月 2 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开好这次座谈会,习近平先后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在中国国家版本馆,总书记强调:" 我十分关心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这些宝贵的典籍版本。"
在江苏,藏书楼、图书馆星罗棋布。
藏书楼是读书人的 " 精神粮仓 "。江庆柏介绍,近代,江苏许多著名文人学者的藏书楼很有名。比如,南京陈作霖的可园、苏州顾文彬的过云楼、常州赵烈文天放楼、扬州吴引孙测海楼等。江苏还有很多 " 书香世家 ",他们拥有家族藏书处,方便家族成员读书。
△可园旧址位于南京安品街 20 号
这些私人藏书家、家族藏书楼注重于 " 藏 ",藏书基本不对外公开,一般也不对外借阅。然而,近代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对图书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藏书楼已不再能满足社会需求。于是,公共图书馆应运而生。
" 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是随着西方图书馆思想的输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不过,在此之前,江苏虽然没有出现过这种新型的完全开放性的图书馆,但出现了官方设立的大型藏书处。" 江庆柏说。
△南三阁《四库全书》(资料图)
乾隆年间为贮藏《四库全书》,设立了七座大型藏书阁。南方的三座被称为 " 南三阁 ",分别是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杭州圣因寺行宫之文澜阁,其中两阁在江苏。南三阁对外开放,不但可以借阅,还可以抄录,相当于 " 国家图书馆 "。
" 虽然四库南三阁存在时间并不长,且登楼看书的人也并不多,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并不明显,但其对社会开放的态度,却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江庆柏介绍,晚清一些开明士人,在寻求中国自强自立的道路时,都指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而不少士人即以南三阁为样本,要求建立向社会开放的国家图书馆,以启迪民智。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江苏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今天的金陵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苏州图书馆、南通图书馆的 " 身世 ",都可以追溯百年。除了这些公共图书馆之外,江苏还建起了许多乡村图书馆、私立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以及图书征集机构。
450 多万册!江苏典藏 " 家底 " 丰厚
一个地方的图书收藏情况,反映着这个地方的文化发展情况。
据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前期调研,全省现有古籍 450 多万册,分布在 150 多家单位。正在编纂的《江苏文库 · 书目编》之《江苏典藏志》,收集全省古籍书目总量 25 万多条。每一条书目都对应一部江苏现存古籍实体。江苏收藏的古籍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好。目前,第一至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江苏有 1422 部珍贵古籍入选,占全国总量的 10.9%。
" 积存在江苏境内的海量文献,是江苏各类藏书家、藏书机构长年搜寻、世代相守的结果。文献的积存,是江苏文脉深厚的重要基础。" 江庆柏介绍,江苏私人藏书家收藏的许多藏书,后来都通过不同渠道,转入了江苏的公共图书馆。今天所见图书馆藏书上的藏书印,也显示了图书的这个流转过程。
江苏藏书家还编制了众多书目。书目记录了书名、作者、卷数、版本等,有的还有内容提要。这些目录多少具有 " 财产登记 " 的性质,也成为一个地区或个人 " 文化实力 " 的标志。
△《江苏文库 · 书目编》之《江苏地方文献志》(江庆柏 主编)
来图书馆上学识字,不交费还有奖金
图书馆不仅给了历代积存的藏书一个 " 家 ",也成为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江庆柏说,江苏图书馆关心时事,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业,除了让读者到馆读书之外,还承担着思想启蒙、移风易俗的重任。近代社会处于新旧交替时期,也面临着知识更新。图书馆藏书则与兴起的新式教育一道,承担起传授新知识的责任。
到图书馆上学,不用交学费、课本费,还有奖金拿。有这等好事?江苏近代史上,私立江苏流通图书馆附设有无线电收音民众识字班,地址在镇江水陆寺巷西口。学额招收四十名,凡年龄在十岁以上男女都收。识字课本及纸笔,图书馆发。用心读书、从不缺课、毕业考试在前三名,还发奖金。
近代藏书楼、图书馆旧址的修缮与利用
时过境迁,近代藏书楼、图书馆旧址多已不存。即使旧址还在,藏书也都已散佚。公共图书馆情况相对好一些,虽然馆址、馆名会有改变,但旧址保留较多,藏书也保存较多。
江庆柏认为,近代藏书楼、图书馆旧址是地方重要的文化遗产,各地应因地制宜制订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
△《江苏文库 · 史料编》
在《江苏文库 · 史料编》的编纂过程中,江庆柏跑遍了全省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同时也十分关注图书馆旧址的保护、利用。
有的旧址保存完好,且具有一定的旅游、观赏价值,建成旅游景点开放,如无锡薛福成故居、扬州吴道台府、苏州过云楼;有的旧址经过修缮,并适当开放,如无锡的杨寿楠裘学楼;有的在旧址基础上扩建为纪念馆,如常熟铁琴铜剑楼纪念馆,即依托铁琴铜剑楼而建;有的旧址保存完好,改作其他用途,如东南大学的孟芳图书馆旧址,它是西方古典建筑风格,许多影视都在此取景 ……
△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江庆柏 摄)
" 藏书楼、图书馆旧址的核心价值是其历史文化价值,这是时过境迁,藏书楼、图书馆旧址依然能够产生影响并继续发挥作用的基础。" 江庆柏认为,近代藏书楼、图书馆遗址,是江苏文化重要的物质文化财富,我们要注意用好这份珍贵的遗产。
热情指数爆表,讲座秒变大型追星现场
" 江老师给我签个名!江老师还有我还有我!"" 爷爷,请帮我写一句励志的话!"
讲座结束后,报告厅秒变 " 追星现场 "。来自南京市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的同学们排队请江庆柏教授签名留念。" 读好书。""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江教授和蔼地笑着,耐心地在同学们递过来的本子、纸条上签下名字,写下祝福。
江苏文脉的文创产品文件夹和口罩,也很受欢迎。有的学生干脆递上江苏文脉口罩,请江老师签名。
同学们在听讲座时也格外认真。学生陈昱辰表示,听完这次讲座,才知道江苏有这么多藏书楼," 就像在精神粮仓里遨游 "。刘奕希说:" 我以后想去这些地方挨个打卡,看看这些历史悠久的藏书楼。" 缪翔宇平时就很爱读书,他说:" 今天听完江教授的讲座,我最大的感想就是,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书等着我去阅读啊!"
" 感觉突然打开了视野。" 文史爱好者李芝欣也成了江庆柏的粉丝。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自己平时比较喜欢阅读,尤其是文史哲类以及地域文化,这次很荣幸听到江教授关于藏书的讲座,了解很多关于江苏关于藏书的故事。" 从私人藏书楼到公众图书馆,江苏藏书楼的变迁,不仅是时代的开化,更给大众打开了获取知识的途径。这是历朝历代学者们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遗产。" 李芝欣说。
文|现代快报 + 记者 胡玉梅 刘静妍 宋经纬 裴诗语
图|现代快报 + 记者 施向辉(部分图为资料图)
视频|现代快报 + 记者 郑芮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