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龙秋利)据南京市发改委 6 月 12 日消息,为贯彻落实《南京市 " 一老一小 " 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南京利用存量资源改造建设养老托育服务设施,近日,南京出台《南京市促进和规范利用存量资源改造建设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指南》)。
《工作指南》适用于南京范围内的适合改建养老托育服务设施的存量资源。其中,将优先考虑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社区服务用房、规模生活用房、物业管理用房等加快理顺关系;二是闲置企业厂房、仓库、商业设施、农村集体房屋等社会存量资源加快出租转让,城镇不符合发展导向、闲置低效、失修失养的园区、校区、楼宇及用地改造开发,实现养老托育新功能;三是有序盘活长期闲置但具有开发养老托育利用价值的项目资产;四是支持采取公办、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建设的养老托育服务设施;五是其他适合用于作为养老托育服务设施的存量资源。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此番出台的《工作指南》有三个 " 更加 " 值得关注:
在编排项目计划中,更加突出统筹协调社区养老托育点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为有养老托育需求的家庭提供 " 家门口 " 的照护服务;在协调审议事项中,更加关注权属问题、材料不足、既有建筑改变使用功能确认问题等,对产权不明晰、项目前期工作手续不齐全的项目,逐条提出协调办理路径;在项目具体实施中,更加指导实施主体在立项(备案)前,进行评估论证,开展房屋鉴定。
《工作指南》的实施将分为五个步骤。
一是项目提出,权利人或委托实施单位通过民政、卫健部门向市或区级协调机制提出兴办养老托育服务设施的项目申请及相关前期材料。
二是协调审议,市或区级协调机制组织联合踏勘、会议协商等形式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对利用存量资源改造建设养老托育服务设施项目进行确认。
三是入库推进,各区根据辖区内人口结构、养老托育服务需求以及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配置情况,建立项目资源库,定期编排养老托育服务设施改建计划,有序增加供给。
四是项目实施,经协调机制项目认定后,实施主体应当依法办理用地、规划、立项、施工、验收等手续,做好项目精细化建设管理。
五是运营管理,改建项目运营后,要建立健全养老托育服务机构评估制度,定期对养老托育机构的人员、设施、服务、管理、信誉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定期对养老托育服务机构普惠服务费用的收支情况等进行监督和检查。
据悉,该《工作指南》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
(校对 季林巧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