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南 2023-06-13
贵州这个会绣花的男孩子,太酷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第一次见针线活这么好的男孩子。近日,95 后布依族男孩" 哩尢 " 的故事火了!

" 哩尢 " 为布依语谐音,是 " 舒服、自在 " 的意思,男生名叫王良洪,来自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他是抖音上的一名 " 绣花郎 ",作为一名布依族人,蜡染和刺绣是他从小就耳濡目染的非遗手艺," 普通布衣族人都会做,就像做饭刷碗一样日常。"

虽然哩尢为了补贴家用学过刺绣,但现实是," 布依族或者说整个社会没有男性做刺绣,所以我害怕被人议论是非 ",一直到贵阳上大学,哩尢才逐渐意识到人生是自由的、多元化的,没有必要在意别人而放弃爱好。与此同时,他发现同龄人都去了沿海地区打工,会蜡染刺绣的布依族人少了很多。

大学毕业后,哩尢在贵阳做室内设计师,还在贵州民族大学兼职教一门《贵州民族民间工艺》的必修课,这门课很有意义,但哩尢越讲越觉得像纸上谈兵," 学生们只要知道这个图案是什么民族的他并不需要运用,所以这不是扎实的传承。"

2021 年 5 月,他开了抖音账号,复杂精巧的蜡染、细腻明艳的布依族刺绣,两年时间哩尢便吸引了近四万粉丝,去年十月,他也开始在直播间教刺绣。

只要开播就有将近 20 个铁杆粉丝跟他学,其中有一个贵阳大专院校的老师在学校开特色课,现在每天晚上来打卡,白天再将新技法教给学生。

" 我在直播间的讲解比以前在讲台上更有趣、更直观,加上刷到我的人也都是真正感兴趣的人,所以这样的传播更轻松,事半功倍。"在哩尢看来,这样的非遗传承与传播远比单一呈现物品要丰富很多。

" 我绣太阳花,会告诉大家,这是布依族传统,绣眼睛所见,绣心中所想,心里有光明,花才会盛开,只有交出了这样的诚意,布依族刺绣的文化内涵才会被更多人看见。"

事实上,还有很多和哩尢一样的 95 后、00 后,借助短视频传承和传播非遗,布依族刺绣、厦门漆线雕、开封汴绣、绛州鼓乐 ……原先 " 养在深闺人未识 " 的非遗手工艺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一项最新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光抖音平均每天就有 1.9 万场非遗直播,更令人振奋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到了非遗传承和传播的队伍中。数据显示,平台上有 116 位 30 岁以下的年轻人是经认证过的非遗传承人。

哩尢的作品

一群有热情、有策略、懂生活、懂传播的年轻人以短视频和直播为桥梁,使古老传统与现代生活重新连结在了一起。

在他们的努力下,非遗传承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成了散落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一切活泛、亲切,易于实现,历久弥新,光彩迷人!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编辑 周欢 / 编审 邓文盈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贵州 抖音 贵阳 95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