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6-15
速看!2035年的无锡是这样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这是无锡现在的模样

如果打开 2035 年的大门

无锡会是什么模样?

至 2035 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城市范例的无锡,将在 10 多年后呈现一幅让人欣喜的模样。

6 月 13 日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备受关注的《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 — 2035 年)》通过省级专家论证,进入最后的报批阶段。

与 2020 年的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相比,此轮规划更加突出" 山水林田湖草 " 全域全要素管理和空间底线管控,进一步优化农业、生态和城镇空间布局,更好地以高品质国土空间规划有力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

无锡正奋力书写现代化建设精彩华章

强化底线管控守好 " 饭碗田 "

" 与上一轮城市总规相比,此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更注重空间底线的管控,这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夯实粮食安全责任的具体体现。"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处负责人介绍,规划坚持把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通过划定 " 三区三线 ",进一步优化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

同时,依据无锡实际情况,对 " 山水林田湖草 " 等自然资源要素制定了预期性管控指标,优化空间布局、明确管控要求。

在规划蓝本上看到,保护耕地、守牢 " 饭碗田 "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规划在全域范围内优化了农业空间布局,提出将以优质集中连片耕地为依托、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基础,构建特色彰显、多元复合的" 三片五园 " 农业空间格局

其中," 三片 " 是指锡北澄南都市田园片、宜西宜北乡村田园片、环湖嵌山农文旅融合发展片三个集中连片的农业空间。" 五园 " 是指在江阴、宜兴、锡山、惠山、滨湖重点建设五个现代农业产业园。

为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还明确了不同片区的发展定位。

" 例如,滨湖区环湖、惠山阳山和宜兴环湖、宜南地区虽然耕地分布相对零散,但都拥有难得的‘山水林田湖’组合资源禀赋,因此在环湖嵌山片区建议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规划人士说。

树牢底线思维,还体现在增强城市发展韧性、保护传承好江南文脉上。

为提升城市防洪能力、保障防洪排涝系统的完整性和通达性,规划提出要进一步管控好长江、太湖、京杭大运河苏南段、望虞河等重点河道、湖泊及水库,划定" 洪涝风险控制线 ",加快建设霞客湖(马镇湿地),增强北排长江洪水的蓄滞能力。

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通过划定" 历史文化保护线 "来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大运河文化遗产等的保护,严格限制保护线内的建设活动。

以六大策略精心谋划发展定位

城市愿景承载美好期许。规划人士介绍,此次规划的编制遵循" 底线管控、区域一体、科创湖湾、绿色优居、幸福出行、品质提升 "六大空间策略,为无锡描绘了"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建设享誉海内外、富有独特魅力的‘太湖明珠、江南盛地’ "的愿景定位,并提出要严守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保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集约城镇空间用地布局,凸显无锡自然山水文化特色底蕴,着力构建" 通江达湖、一体两翼、阡陌田园、城乡互融 "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

通江达湖

" 通江达湖 " 是指将充分发挥无锡北枕长江、南濒太湖的区位优势,在江阴以长江为依托实现沿江高质量发展,建设滨江花园城市;在无锡市区、宜兴以太湖为核心,共建环太湖生态创新城区。

一体两翼

" 一体两翼 " 是指要继续强化以无锡市区为主体,江阴、宜兴为两翼的总体城镇空间布局。

阡陌田园

" 阡陌田园 " 则强调加强江南水网空间和优质农业资源保护,构建湖荡与田园协调的阡陌网络格局。

城乡互融

" 城乡互融 " 是指要以生态绿色开敞空间为基底、以城乡一体化交通为纽带,形成功能互补、设施共享、风貌协调的城乡空间网络。

市区空间如何 " 强筋健骨 " 同样备受关注。规划提出要在无锡市区构建" 一城、两核、四片、六组团 "的市区空间结构,做特做强梁溪城区和太湖新城两个城市发展核心区域,整合提质锡东城区、惠山城区、新吴城区和湖山片区4 个发展片区,并推动 " 科产城人 " 融合发展,促进洛社、阳山、玉祁—前洲、东港—锡北、羊尖、鹅湖六个外围城镇组团加强生态廊道管控,实现差别化、特色化发展。

规划人士表示,市区空间布局基本延续了历轮规划的格局,今后将重点通过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太湖湾科创带等战略和规划落地,不断提升无锡市区的产业创新聚合能力、文商旅服务能力和枢纽辐射能力。

加密枢纽打造 "123 出行交通圈 "

到 2035 年,将构建苏锡常 1 小时通勤、长三角城市群 2 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 3 小时覆盖的"123 出行交通圈 "和国内 1 天送达、周边国家 2 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 3 天送达的"123 快货物流圈 "…… 规划还在交通等民生领域透露了诸多利好。

加密铁路枢纽,促高水平互通互联。" 除了在太湖新城规划了无锡南站(太湖新城枢纽)、在蠡湖未来城预留了蠡湖站(渔父岛枢纽)之外,还在阳山镇规划预留了普通客站太湖西站,为盐泰锡常宜铁路、苏锡常都市快线提前预留好空间。"

规划人士介绍,在完善客运枢纽方面,我市将重点打造" 五主多节点 "的铁路枢纽布局。其中," 五主 " 为无锡站、无锡东站、惠山站、江阴站、宜兴站," 多节点 " 为无锡新区站、无锡南站、硕放机场站、蠡湖站、太湖西站等,将通过深化站城一体、完善枢纽功能,更好发挥交通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

增加城市公园,打造百公里环湖绿道。规划显示,我市还将构建林田、山水、公园、绿道、绿楔入城的" 一带双环、三廊六楔 "的市区蓝绿生态空间网络,重点打造城北中央公园、梁塘河湿地公园、大运河文化公园等市级大型综合公园。

目前市区范围内共规划有综合公园46 个、专类公园24 个,还将鼓励建设各类社区公园和小游园,加快形成类型丰富、特色突出、网络串联的城市公园体系,确保到 2035 年中心城区绿地率达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 平方米、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覆盖率达100%,让更多市民 " 推窗见绿、开门进园 "。

来源:无锡日报

相关标签

江南 高质量发展 无锡市 太湖 江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