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6-16
探秘幕后,在《觉醒年代》舞台剧感受“上海的雨”和“北京的雪”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裴诗语)舞台上,时而雪花纷纷扬扬,时而火焰熊熊燃烧 ……6 月 16 日,舞台剧《觉醒年代》在开演前举办了一场舞台导览活动。50 名观众走上舞台,沉浸式体验了剧中演出场景。

在《觉醒年代》的舞台上,两座高达 7.5 米的全机械转台如高墙般屹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舞台监督罗霁忺介绍,这两面墙体可旋转、可攀爬,也能根据演员的表演转化成为不同空间。在他的引导下,观众们顺着梯子攀爬到了转台二、三层,感受了一次 " 演员视角 "。随着机械的控制,两面墙体开始旋转,背景从一条小缝慢慢变宽变大。

提灯、火苗等元素的运用,在黑暗中显得尤其明亮,一束束光直达观众内心。墙面转动、影像交叠,再与灯光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特别的质感。

" 上海的雨 " 和 " 北京的雪 ",是舞台上最诗意的设计之一。罗霁忺介绍,水从上方直接落进舞台前部的槽中,通过控制大小,形成了不同效果的 " 雨 "。雪花采用特殊材质的泡沫制成,和纸片相比更具真实性。

剧场里不能出现真实的火焰,那《觉醒年代》演出过程中,熊熊燃烧的火焰是如何展现的?罗霁忺打开了舞台上 " 火焰 " 的开关,观众们将手放在火焰上方," 感受不到温度,但看起来非常轻柔,用手轻轻一拨仿佛能抓到烟雾。"

原来," 火焰 " 是由水雾机和灯光模拟而成。

书信、煤油灯、手电筒 …… 在舞台的侧后方,是平时不轻易展现在观众面前的道具组。为了防止损耗,很多道具都准备了很多一模一样的。《觉醒年代》舞台剧中有一幕包饺子的戏,观众们也看到了饺子的原料——粘土。罗霁忺笑着介绍,这是演员们最喜欢的一场戏," 他们总是玩得不亦乐乎。"

导览结束后,观众显得意犹未尽。来自南京传媒学院的张芊骅表示,通过这次舞台探秘,对于即将看到的正式演出更加期待。她说:" 作为一名学电影的学生,很高兴能看到舞台的幕后,对于了解电影和戏剧的内核都更有帮助。"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3 南京文化艺术节期间,丰富的剧目演出和精彩的特色主题活动将充满南京人的日常生活。每周,南京的观众们都能在 " 家门口 " 打卡。除了舞台剧《觉醒年代》、民族舞剧《孔子》等 8 部引进剧目会进行展演,还将举办线下见面会和梅花戏剧角等系列活动。

(主办方供图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李蔚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