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6-19
扬州遭遇入梅首轮暴雨,沿江及城市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记者今(6 月 19 日)早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连下了几天的这场雨,是扬州市自入梅以来遭遇的首轮暴雨,各级各地反应迅速,行动有效,目前全市水情平稳 城市秩序正常。

雨水情况

雨情—— 6 月 17-19 日扬州市出现入梅以来首轮降雨过程,其中南部地区大到暴雨、北部地区中到大雨,截至 19 日 8 时,全市面平均降雨量 47.7 毫米,其中扬州城区 59.3 毫米、江都 62.9 毫米、仪征 73.7 毫米、高邮 36.4 毫米、宝应 31.3 毫米,最大的月塘水库 113 毫米。

水情——目前全市水情总体平稳。今日 8 时,长江大通流量 22800 立方米每秒(较常年偏少约 4 成),沿江泗源沟闸、瓜洲闸、三江营高潮位分别低于警戒水位 3.15 米、2.05 米、1.85 米;淮河入江水道高邮湖、邵伯湖水位分别为 5.90 米、5.22 米,低于警戒水位 2.60 米、2.28 米;里下河地区三垛、射阳镇站水位分别为 1.42 米、1.12 米,低于警戒水位 0.58、0.88 米;丘陵山区中型月塘水库水位 29.94 米,低于汛限水位 1.56 米。

影响分析——目前暂未发现明显积水路段,交通出行秩序正常;同时,本轮降雨发生在夏栽高峰用水期间,有利于水稻泡田用水需要,并在一定程度补充了全市河湖库蓄水。

应对措施

领导有力,超前部署—— 6 月 16 日,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后,市防办及时发出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提示单,要求各地各部门对照职责落实落细防御措施;6 月 17 日入梅后,再次发出通知对梅雨期降雨防范工作进行部署;6 月 18 日上午省防汛会商会后,市防指组织住建、应急、交通、气象、水文等部门进行联合会商,经综合研判,决定 18 日 13 时启动扬州市沿江地区及扬州城市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并召开强降雨防御会议强化部署。各有关地区同步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部门联动,防御靠实——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水利部门及时调整活水排涝调度模式,超前预降河网水位,为管网排水提供有力条件,同时多措并举拦蓄雨洪资源、科学蓄水保水;住建部门开展管网清疏、检查井巡查和闸站维修养护,落实下凹式立交桥、隧道等地下空间应急排涝措施,密切关注供水、供气等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状况,累计出动各类防汛抢险人员 313 人、车辆 80 余辆;发改部门开展人防设施隐患巡查,督促落实应急排涝措施;自规部门密切关注观音山、捺山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人员力量巡查防守;交通部门加强道路运输、水上交通、港口等预警管控,全时段关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网运行情况;应急部门落实救灾物资 79 类、7.7 万余件,并督促 196 家危化品企业加强对危化品仓库、罐区巡检和监测,确保安全;农业部门有效利用本轮降雨过程,督促各地全力推进水稻栽插工作,并落实肥水管理、杂草化除、重大病虫防治等措施。

应急值守,信息畅通——各地各部门严格执行防汛 24 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发展趋势,强化雨情、水情、工情监测预警,确保信息畅通,遇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报告。

通讯员 光辉 张超 记者 周晗

来源:扬州发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