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鲍洁 葛嘉欣 记者 顾潇)乌饭是常州溧阳市天目湖镇桂林村的传统美食,但随着村里人口流失,这一传统文化正逐渐消失。6 月 20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获悉,该院一群学生立足当地特色资源,研制出乌米香肠,不仅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而且已经实现销售 150 余万元。
△ 乌米香肠
每年立夏前后,常州溧阳小城便飘起乌米饭的香味,从 4 月中旬至 5 月初半个多月里,用来制作乌米饭的南烛枝叶最为鲜嫩,汁水丰茂。南烛枝叶在溧阳市天目湖镇桂林村俗称 " 乌饭草 ",村民们将乌饭树的叶子放在锅中煮烂,用乌黑色的汁液拌入糯米中,加上瘦肉搅拌,再用文火炊透便成了乌饭。乌饭树的汁液和糯米在一起烹煮,香味浓郁,色泽鲜艳,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
△ 新 " 食 " 代美食文化寻味实践团队的大学生们到桂林村调研 " 乌饭草 "
桂林村现有 42 亩成熟的 " 乌饭草 " 产田,虽然 " 乌饭草 " 营养价值较高,但一般都是村民们用来制作乌饭,加上现在村里人口流失严重,资源利用率低,产业化发展落后,这一传统文化也难以得到传承。这两年,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新 " 食 " 代美食文化寻味实践团队的大学生们走进了这座小村庄,为了让 " 乌饭草 " 走出小村庄,这群大学生开展了多次试验。
△ 团队成员在研发乌饭香肠
大学生们还特地前往南京请教金陵菜传承人张小松,最终通过古法共同研发出乌米香肠的配方。他们使用桂林村原产的 " 乌饭草 ",通过古法研习制作乌米饭,再挑选优质黑猪肉,研制出新型调理制品乌米香肠。目前,乌米香肠已获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2022 年 6 月,这群大学生又成立新食一代有限公司,将乌米香肠推向市场。团队负责人苏畅向记者介绍道:" 我们团队在销售上已经取得重大成果,建立了‘乌米香肠供应链体系’,通过零销商出售的方式,让产品更具知名度,目前已经在多家商超售卖,并且将和多家知名餐饮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记者了解到,目前乌米香肠已销售 150 多万元,"2022 年过年期间,我们就卖了好几吨乌米香肠。"
记者了解到,团队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活动推介乌米香肠,在挖掘溧阳 " 乌饭草 " 经济价值的同时,实现美食文化资源活化,助力乡村现代化。该项目现已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就业创业逾千人。未来,团队还会推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解决人口流失问题。(通讯员供图)
(校对 季林巧 编辑 魏如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