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罗彦坤 文 / 视频制作
成群的游客进村,成箱的樱桃出村。端午节前夕,通河县富林镇三宝村非常热闹,后山的大樱桃开棚了,消息一传出引得游客蜂拥而至,秀美照的、开直播的 …… 小山村火爆到有点应接不暇。
这个棚区是通河县 " 榛子大王 " 郑民开辟的又一条致富路,3 年前,三宝村村民郑民投入 30 万元,在山脚下盖起了温室,并从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晚熟大樱桃品种 " 美早 ",栽下 1300 株树苗。郑民靠设施农业、反季节种植,打造寒地大樱桃,今年迎来头一年丰果期。
看到游客一拨接着一拨进棚采摘,郑民、张雪竹夫妇笑得合不拢嘴,守在大棚门口发果篮、递剪刀。" 别看这小果树只有一人多高,每棵树结果 5 斤不成问题,这是采取了矮化密植技术,就为了充分利用棚内空间,便于采摘。" 郑民告诉记者,进棚摘樱桃每斤 60 元,线上订果每斤 40 元,采摘期一个多月,保守估计到明年就能收回全部成本。樱桃树树龄在 50 年以上,收回成本后再结果全是赚的。
记者看到,三宝村产的寒地大樱桃,每一枚直径都大过矿泉水瓶盖。郑民说,果树挂果可不是越多越好,春季剪枝时,他特意去掉了很多花蕾,以此来提升樱桃的品质和个头。如果挂果太密,会把树累坏,影响下一年的产量。
" 技术 + 黑土地 " 成就了通河寒地大樱桃,打造了三宝村的 " 一村一品 "。顶着露珠摘下的鲜果,口感胜过远道而来的任何一款樱桃,所以不愁卖。设施农业新种植模式也造就了乡村美景:三月花满棚,六月果压枝,三宝村寒地大樱桃棚区成了乡村网红打卡地。对于来取景直播的自媒体博主,郑民一律放行。" 咱不能收人家门票,人家找上门来就是给咱扬名的,也给咱们村的乡村振兴出了力。" 郑民说。
为推动产业振兴,促进农业增产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大力支持,在资金、用地等方面对寒地大樱桃产业发展提供了不少便利。
郑民表示,今年的产量不错,下一步,他准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引进新品种科学延长采摘期,带领乡亲们推动乡村观光农业采摘游快速发展,也带动更多乡亲踏上产业路。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王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