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2 日,是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在节假日期间,仍有众多工作人员辛勤奋战在一线,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在他们眼里,节日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工作日。当天,现代快报记者跟随江苏最大航标船,一起体验维保海上航标、保障海上通航环境的特殊工作。
上午 9 点,盐城港大丰港区,来自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连云港航标处、江苏最大航标船 " 海巡 169" 轮停靠在码头上,一台起重吊机正将更换下来的海上航标过驳上岸,再将新的航标吊运上船。中午 12 点,随着 " 海巡 169" 轮船长彭国政的一声令下," 海巡 169" 轮缓缓驶离码头,开始执行对大丰港海区航标更换的任务。
经过约半小时的航行," 海巡 169" 轮进入到大丰港区锚地大丰港 Q3 号浮标处,此时中午海上的温度达到 33 ℃左右,甲板上的温度已经高达 40 ℃以上。六七名航标维修人员头戴安全帽,身穿防护工作服,外加一件救生马甲,他们分工明确,抛绳、挂钩、起吊,一气呵成,将黄色的大丰港 Q3 号浮标起吊上船。
随后,两名航标维修人员爬上航标的顶部,检查标灯、收紧固定螺丝,一名工作人员则手拿游标卡尺,检查固定航标的锚链有无磨损,发现磨损超过标准的锚链,立即进行更换。
就这样,维修人员顶着烈日,经过 40 分钟左右的检修、检测后,大丰港 Q3 号航标又重新被放置到海里。船长彭国政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如果没有按照周期对设置的航标进行检查、检测,就会造成航标效能失常,没有办法保证航标的准确和正常使用。
" 航标一旦发生损坏或偏离,船舶会偏离航道,导致船舶搁浅,引发出一系列的危险,比如搁浅、碰撞,所以我们要有效保证船舶航标的正常使用。" 据彭国政介绍,海上的航标主要是指示船舶进港的,如果航标坏了,它就没办法有效引导船舶按航道航行,大点的船舶更没有办法识别航道的准确位置。
据了解," 海巡 169" 轮从 6 月 6 日出港巡航,在盐城沿海累计巡视、巡查重点航道航标 74 座,处置滨海异常航标 2 座,起吊检查更换射阳、大丰港区浮标 38 座,撤除大丰 H4、H5、H6 海上风电场专用浮标 16 座,通过对航标异常问题进行有效排查整改,最大限度提高了航标的效能,维护了盐城沿海的通航安全,为进出口船舶提供畅通、安全的水上通航环境。
连云港航标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全面推进 " 安全生产月 "" 防台防汛 " 各项工作稳步向前,以坚决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坚守红线,落实责任,注重预防,全力做好航海保障工作,全面推进东海航海保障中心 " 万里东海红色纵贯线 " 党建品牌建设,发挥 " 红舟护航 " 品牌效应,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江苏沿海大开发国家战略。
通讯员 陈冬平 王镇 倪健 现代快报 + 记者 姜振军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郭子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