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辉
我们常常站在主城区的江边,远眺一江之隔的江北。江水缓慢而庄严,金光闪烁,依稀可见江北的芦苇和农舍。变化在不经意间进行着,但我很久都没有身临其境。2023 年 6 月的一天,我来到了江北新区。一江如带,浩浩荡荡,这显然就是浦口,但林立的高楼和规划整齐的厂区和道路,一切都与记忆不一样了。
多年以前,江浦是我每年要去许多次的地方。先是骑自行车去,后来自己开车,无一例外都带着钓具。南钢附近有很多村落,村落四周有很多鱼塘,是钓鱼的好去处。那是纯粹的农村,杂乱的民居,颠簸的村道,时不时有鸡鸭穿道而过。狗很多,但它们干叫几声并不咬人,想来早就习惯了外来的钓客。在浦口钓鱼我长了两个见识,一是鱼塘如果兼养鸭,那鱼就格外大,特别肥美,最佳的钓点就在鸭棚边;二是钓鱼的时候别想着抽烟,因为你来不及,常常是烟刚点上就上了鱼,手忙脚乱,你根本没有抽一根烟的空隙。我个人的钓鱼纪录就是在浦口创造的,两小时,二十五斤鲫鱼。回家吃不完,东送西托,最后还是有不少翻着肚皮死在浴缸里。
这几乎是我昔日浦口的全部记忆。这一次故地重游,巨大的变化令人震撼。2015 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了 " 国家级新区 ",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浦口、六合部分区域和八卦洲街道连成一体,在更高的平台上重新出发。这里坐拥黄金水道,襟江通海,区位优势十分优越。八所高校落户于此,再加上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才会聚效应,人才优势不言而喻。
我们参观了南京钢铁博物馆,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和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1908 年创办,是我国民族铁路的起点之一,现在,已成为时速 200 公里的客车生产基地。时光如梭,车轮滚滚,从这里开出的绿皮车奔驰在漫长的铁路线上,不断加速,越发平稳,向着远方疾驰而去——这是国家发展的缩影,也是江北新区驶向加速道的预言。
江北新区的规划和发展,显然抓住了时代的需求,贴合了国家发展的愿景。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轨道交通、生态旅游 …… 这是时代的浪潮,大江东去,万川归海。以创新之城、未来之城、幸福之城、开放之城为追求的江北新区,已初具规模,未来可期。
江北本就是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地方。南朝梁时,达摩始祖一苇渡江,北上少林;浦口火车站与对岸的中山码头,也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渡江通路;巍峨壮观的南京长江大桥,曾是多少学子到南京上学第一张照片的背景。幸运的是,江苏境内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老山也在江北新区之内,南京绿肺、江北明珠,南京素称 " 山水城林 ",江北新区依偎着近百公里的江岸线,风光旖旎,得天独厚。
自然禀赋和前人的积淀,是江北新区腾飞的资源和底气。新区人善于抓住机会,把握时机,踏实奋进。我们在江北新区规划展览馆,通过巨大的沙盘,目睹了新区的现在,更看见了新区的未来。黄昏时分,夕照温柔,江边凉风习习,精心打造的扬子江生态公园,让我们真切感觉到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土。薄暮中,米黄色的浦口火车站悄然屹立,那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们的过去,它一路走来,通向未来。" 最近的未来 " 几个大字在夜色中闪亮,这是激励,更是微笑的愿景。
(作者系文学创作一级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雨花》杂志主编,中国作协会员)
(供图:江北新区党工委宣传和统战部)
(校对 季林巧 编辑 邵倩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