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6 日入梅以来,湖北已经历了两轮强降雨过程,其中 6 月 16-18 日入梅首场降雨过程是今年以来我省最强区域性暴雨过程,伴随雷电、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全省近三分之二的市县出现了暴雨及以上降水,造成多地出现城乡内涝、农田渍涝、雷击等灾害。
6 月 22-23 日,我省迎来梅雨第二轮降水,此次降雨主要集中在鄂东地区,咸宁、黄石一带出现大雨,局部暴雨。恰逢端午假期,给大家出行带来不利影响。预计 6 月 28 日夜间到 30 日,第三轮降雨过程又将来袭,我省自西向东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强降水中心集中在鄂西南东部、江汉平原、鄂东北,部分地区累计雨量可达 100~200 毫米、局部 200~300 毫米。
预计 7 月上旬我省降水仍然较为频繁,其中 1-2 日主要位于西部和北部,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3-5 日降水又将自西向东发展,并再次加强。
根据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农田渍涝预警指标,预计 28-30 日我省鄂西南大部、江汉平原大部、鄂西北东部、鄂东北大部地区农田有渍涝风险,其中宜都、枝江、荆州、沙洋、潜江、天门、孝昌、红安、麻城等局部渍涝风险高。
湖北省 2023 年 6 月 28-30 日农田渍涝风险预警
7 月 1-5 日鄂西南大部、鄂西北大部地区农田有渍涝风险,其中丹江口、老河口、谷城、房县、竹山、竹溪的部分地区渍涝风险较高。
湖北省 2023 年 7 月 1-5 日农田渍涝风险预警
由于入梅以来我省降水量大、气温偏低、日照少、湿度大,对多种病虫害发生发展有利。7 月 5 日以前我省强降水过程多,将维持多雨、高湿、寡照天气,有利于各类害虫迁入和增殖,同时会加重稻瘟病、纹枯病的流行。
重要农业提示
1、加强农田排渍涝。渍涝风险区加强疏通排水沟渠,旱地及时清沟排渍,稻田及时抢排积涝,减轻渍涝不利影响。
2、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做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草地贪夜蛾等迁飞型虫害及稻瘟病等病虫害监测预报,抓住降水间隙进行综合防治。大水浸过的稻田,退水后要及时防治白叶枯病、纹枯病。玉米重点预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斑病等,大豆重点预防点蜂缘蝽、豆荚螟等,棉花重点预防盲蝽蟓、蓟马、黄萎病等病虫害。
3、加强雨后水肥管理。根据作物受灾程度和长势,分类管理,及时施肥,促控结合,促进受灾作物恢复生长。
此外,湖北省应急管理厅、湖北省减灾委办公室发布灾害风险提示,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醒公众防范强降雨引起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及城乡内涝等次生灾害,以及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不利影响。
湖北省应急管理厅 湖北省减灾委办公室
发布灾害风险提示
本轮强降雨天气,范围广、强度大,强对流天气明显,致灾风险高。各地各部门要扎实做好防范应对准备工作。加强防范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对道路交通、内河航运、农业生产等不利影响;做好对临时建构筑物、户外作业、户外聚集活动的隐患排查。做好强降雨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局地山洪、滑坡、泥石流及城市内涝等灾害防御,及时处置灾害风险隐患。
广大群众要密切关注当地气象台发出的短时临近预报信息,雷暴大风期间非必要不出行,做好个人灾害风险防范,确保生命安全。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
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2023 年 6 月 28 日 20 时— 6 月 29 日 20 时,预计神农架林区,三峡库区(巴东中部和北部、兴山、秭归、夷陵中部和北部)、十堰(竹山南部、竹溪南部、房县中部和南部)、襄阳(襄阳市城区、谷城、保康、南漳、宜城、枣阳东部和南部)、宜昌(远安、当阳北部)、恩施(建始北部)、荆门(荆门市城区、钟祥中部和北部)、随州(曾都区、随县)以及其他强降水区域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风险较大,请相关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湖北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响应工作方案(试行)》,做好预警响应工作。
来源:湖北气象、湖北应急管理
编辑:陈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