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冠
近年来,由于银行对电诈异常交易的监测愈趋严格,导致黄金交易 " 洗钱 " 被犯罪团伙广泛 " 青睐 ",成为电信网络诈骗、贪贿犯罪分子隐藏、转移非法资金的 " 黄金渠道 "。近日,道里区检察院审理了一起涉嫌买卖黄金 " 洗钱 " 的诈骗团伙,抓获 2 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达 400 多万元。
6 月 6 日,道里区检察院受理审查起诉的犯罪嫌疑人高椋(化名)、赵翼 ( 化名 ) 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一案,犯罪分子采用黄金交易方式 " 洗白 "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赃款。经查,犯罪嫌疑人在 2023 年 2 月,持他人银行卡多次到中央大街某金店刷卡,购买金条、黄金如意,消费人民币 400 多万元,单笔最大消费金额近 50 万元。
为严厉打击、有效遏制黄金交易 " 洗钱 " 的犯罪苗头,封堵非法资金转移出口,同时,切实保障辖区商户经营安全,护航黄金交易市场复苏,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6 月 27 日,道里区检察院联合道里公安分局尚志街派出所,集中走访黄金交易商户集中的中央大街沿线商场、店铺,向商场工作人员、金店经营者送达《检察建议书》《刑事风险提示函》,以案为鉴,讲解黄金交易零售商在销售、回收、置换黄金商品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提示经营者增强风险意识、培养风险识别能力、建立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应急处置方式,注意交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积极履行反诈、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
检察官重点提示,当发现客户存在下列可疑的行为特征及交易特征时,应及时报警处理:
行为特征
1. 购买者装扮异常,通过口罩、墨镜、帽子等尽量掩盖遮挡面部;
2. 购买行为不符常理,不在意价格、款式,只关注克数重量,出手大方且不要发票等收据;
3. 交易行为异常,交易过程中持续通过手机与他人交流;
4. 购买者使用他人银行卡消费,签名与持卡人不符。
交易特征
1. 购买者短期内使用多张银行卡在多家金店多频次购买大量黄金;
2. 购买者使用单张银行卡同日在多家金店购买大量黄金;
3. 银行卡内金额急进急出,留存少量余额或不留余额,短期资金大量流出到金店商户相关账户;
4. 直接索要金店商家银行卡号,通过其他第三方转账的方式支付;
5. 大量崭新黄金商品短期内购进、售出,缺乏正当合理理由。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寇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