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7-02
雨花璀璨+万物兴隆,奏响中华最强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雨花璀璨,万物兴隆,奏响中华最强音!与名校长和榜样学长面对面、体验一流的教学设施和课程、享受中华美食和青年咖啡、听校园歌手动听的歌声 ……2023 年的夏天,南京市中华中学的两座美丽校园成为南京中考生和家长的必游之地。首创 " 一体化 " 概念办学的中华中学,两校区交相辉映,高位均衡发展,特别适合联合填报!

△兴隆校区用爱温暖人心

兴隆 + 雨花 首创 " 一体化 " 概念

如何评价 " 一体化 " 办学?中华中学是南京市首创 " 一体化 " 办学理念的学校。真正的 " 一体化 " 必须做到两校区共同进步,平衡协调发展,从中华目前的态势来看,两校区都在高质量发展,相互激励,共同进步。首创出这个概念的初衷,就是让所有中华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中华中学的教育资源,浸润中华中学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兴隆校区和雨花校区之间有 15 分钟超近距离作保障,跑一趟,能切身感受到原来两个校区就是这样近!

△兴隆校区四季花卉园

雨花校区亮相即高位

2021 年和 2022 年,雨花校区招生,分数线均居全市第六。这可以说家长们用自己的选择表达了对中华中学办学成绩的认可。亮相即高位的原因何在?有关人士解读,因为中华是南京市首家提出 " 一体化 " 办学概念,并创造一体化办学典范的学校。

△雨花校区

两校区之间交通极为便利,全程快速路。校长朱征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兴隆校区的三栋楼,高一、高二、高三,从高三走到高一的时间也要超过 15 分钟,而两个校区的车程不过 15 分钟。这就是中华中学两个校区之间得天独厚的一体化管理的关键前提。

揭秘一体化管理四大核心

兴隆和雨花就是一所完全意义上的学校。校方提出的一体化管理具备四大核心:统一规章制度、考核和评价表彰;统一师资队伍、跨校区教学常态;统一课程进度、考试评价、教研组和备课组管理;统一重点工作、重大活动。

△兴隆校区环境优美

融通联动是常态,像这样近的距离,师资的流动、教育教学线下的开展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大家非常信任的中招专家小姜老师,就是跨校区教学,兴隆一个班、雨花一个班,现在他教的两个班发展都很好。在中华老师眼中,从兴隆到雨花也好,从雨花到兴隆也好,就是来回自己学校,一样的文化、一样的管理、一样的气质,让雨花校区这个刚刚诞生两年的校区得到了社会的青睐。

因为距离近,线下面对面备课、教研成为常态。为了让效率更高,学校还专门打造了 " 跨校区听课系统 ",辅助备课、教研,同时建立了实时互通的各种功能室,让线上、线下交流无间。

" 联合填报 " 增加录取机会

所有有意填报中华中学的师生家长可以 " 联合填报 "。联合填报 " 兴隆 + 雨花 " 两校区既能实现中考分数的最合理利用,又增加了上中华,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去年中招,兴隆校区与雨花校区相距 1000 个位次,1000 个位次正好拉开一个梯度,特别适合联合填报。今年各头部学校都在扩招,欢迎家长选择中华,联合填报。

与著名高校联手,走向高质量发展

这个夏天,中华中学迎来新任校长朱征。他是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多年热心中小学 STEM 教育实践,主持 STEM 教育相关省级规划课题和省基础教育前瞻性项目,相关研究曾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所带 STEM 教师团队曾获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个人曾获省 STEM 教育先进个人。名校长的到来,为中华中学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更大的助力。

△中华中学校长朱征 现代快报 + 记者 施向辉 摄

" 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 " 花落中华

2014 年、2016 年、2018 年、2019 年、2020 年、2021 年、2022 年,中华中学接连获得南京市高中教学最高奖 " 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 "。什么是 " 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 "?自 2014 年起,南京市教育局在已获得 " 教学质量优秀奖 " 的基础之上,对教学质量特别突出、推进率高的学校,授予 " 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 "。每年只有极少数高中学校能获此殊荣。在 2021-2022 年度的南京市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估中,中华中学不仅捧回了所有涉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大奖,还作为南京市教育局直属中学的唯一代表作经验介绍。

批判性思维课程,独家必修课

批判性思维课程,是中华中学学生独一份的思维教育。作为全省首家普通高中批判性思维课程基地,学校面向高一学生开设批判性思维校本必修课,面向高二学生开展批判性思维选修社团活动,向着 " 让批判性思维成为学生必备技能,人人会高阶思维 " 的目标进发。2022 年,学校获得 " 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是获得特等奖的 40 所单位中唯一一所南京市中学。2023 年,学校又凭借在思维教育方面多年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与南大联手,培养 " 卓越先锋 "

今年 5 月 3 日,一批南京大学知名教授组团走进中华中学,成为中华学子成长路上的最强导师团!当天,南京大学—中华中学 " 卓越先锋培养中心 " 揭牌仪式在中华中学隆重举行。南京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本科生院副院长李浩及 10 名南京大学顶尖青年学者组成的导师团参加了仪式。

△南京大学学工部部长、本科生院副院长李浩和中华中学党委书记李兵,共同为卓越先锋培养中心揭牌

中华中学党委书记李兵表示:卓越先锋培养中心揭牌仪式,从高处讲,是契合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需要,从更实际的层面来讲,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尤其是培养出更多能考进南大的学生,为南大输送更多的优质生源。南京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本科生院副院长李浩表示,此次 " 卓越先锋培养中心 " 的成立,是去年南大助建中华 " 最强文理班 " 基础上的又一次升级。一年以来,南京大学和中华中学在协同合作上不断实践,实现了进一步的深化,而这种合作不断紧密的原因,正是南京大学和中华中学共同培养的优秀校友们。无论这些顶尖青年学者的头衔多么拔尖、高端,对他们来说,最珍贵、最闪亮的称呼,仍然是 " 中华人 "。

兴隆、雨花两校区所有的中华中学学生,都有机会享受 " 卓越先锋培养中心 " 的福利。导师团的职责有:(1)跟踪结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2)定期开设学术讲座与先修课程;(3)协助开展学生生涯规划与研学活动;(4)助力 " 英才计划 "、助力 " 强基计划 "。

南京大学—中华中学 " 卓越先锋培养中心 " 的导师团成员覆盖各个高精尖领域,导师团里有 7 位中华校友。于他们而言,走进中华校园,不仅仅是作为 " 客座教授 " 开设讲座,更是作为中华人 " 回家 "。他们自发地成为中华中学的特聘导师,全程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希望引领更多优秀的学弟学妹们走入南京大学。

中华有多好?听榜样学长说

这个夏天,一群努力的少年们将从中华中学出发,奔赴理想的大学。截至 7 月 1 日上午统计,中华中学有 2 位同学入围清北强基、1 位同学综评录取国科大、1 位同学强基录取复旦大学、3 位同学强基综评录取南京大学、6 位同学综评录取东南大学。此外,中华中学 2023 年综评 B 类的高校入选人数为全省第一。在学校的校园开放日活动中,这群 " 榜样学长 " 变身志愿者,分享自己与中华中学的故事,给学弟学妹们走向理想加油鼓劲。

△雨花校区泥塑课程

在中华,她们达成了自己的理想

公维宁是高三(1)班学生,参与强基计划已被南京大学录取。她分享了自己在中华中学的成长故事。她参加生物竞赛班,分科选择了物化生选科。进入年级培尖班,参加植物组培社。她会与老师交流,注意了精力分配,找到自己的弱势学科并突破。也和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你追我赶,力求稳定成绩。到了高三,她在暑期参加生物竞赛,取得国三的成绩,高三下参与了南大强基,很高兴最后被南京大学录取。她建议新高三的同学们,放轻松,接受进入高三的现实,何况它并不可怕。该学学,该玩玩,享受每天下午的体锻,做好身心的平衡,这一年真的没那么恐怖。她还向初三毕业生推荐中华中学,这里有面包房和不错的食堂。

高三(10)班女生唐睿佳分享了她的逆袭故事。当年中考小姑娘发挥不佳,是作为指标生进入中华的,因为分数没有达线,压力非常大。但是在 " 用爱温暖人 " 的中华大家庭中,唐睿佳越来越好。" 我们 10 班,在孙老师的带领下,没有恶性竞争,只有相互鼓励、相濡以沫、砥砺前行。" 唐睿佳的高中三年起起伏伏,不断遇到挫败挫折,甚至高考前发烧,模考成绩相当糟糕,但是她都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一关关闯过,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目前她正在朝自己最向往的复旦大学进发。

和优秀的伙伴同行,三个 " 国一 " 同班

和优秀的伙伴一起成长有多棒?高三(1)班在五大学科联赛中获奖的同学非常多,有三个 " 国一 ",还有一批优秀的 " 省一 "。一个班能走出这么多 " 国一 " 和 " 省一 ",正是学校长期注重竞赛培训,重视拔尖人才培养的结果。

△设备先进的实验室

初中就毕业于中华中学的周智珩,已经通过强基计划被复旦大学物理学专业录取,他是高三(1)班三个获得竞赛 " 国一 " 奖的小伙子之一,是生物联赛 " 国家一等奖 " 得主。喜欢观察的他,高一上学期在学校发现了隐藏的蜂窝,到了下学期,他已经选择了物化两科的竞赛,到高二下,他选择了四门竞赛,但同时,他依然是学校里那个爱观察的小伙子,他会照顾学校的铁树和牵牛花,学校的四只猫他也能分得清清楚楚。他给高三新同学的建议是:放平心态,轻松应对。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向初三毕业生推荐中华中学,他最想说的是,这里有南京高中唯一的无菌生物实验室,极致的实验体验、极致的享受。和周智珩同班的 " 国一 " 选手,还有入选省队的生物联赛 " 国家一等奖 " 得主李心畅和化学联赛 " 国家一等奖 " 得主华逸。

开启国际课程实践,牛津教授助力

2022 年,中华中学开始进行国际课程的系统教育探索与实践,国际部充分利用新校区优势,开设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中国课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厚植中国文化根基。同时联手英国名校西南柴郡高中共同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培养进入世界名校又能很好地建设国家的优秀青年,进一步提升百年中华的办学影响力。

中华中学国际部同学与英国合作学校的学生共同享受英国名校的顶级学术资源。英国西南柴郡高中与牛津大学的 Pembroke 学院和 Corpus Christi 学院在校内建立了人文类学术中心和科学类学术中心,牛津大学的教授会不定期到该校开展讲座,指导学生一起完成既定的项目研究,他们还为学生申请名校提供指导与建议。

在 2023 年 3 月的雅思考试中,中华中学国际部 27 名学生首次参加考试,其中 1 名学生取得 7.5 分、7 名学生取得 7 分的优异成绩,4 名学生取得 6.5 分的好成绩,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均分为 6.5 分。备考才 6 个月,成绩喜人!在国际竞赛中,他们也开始崭露头角,在数学欧几里得竞赛中,多名同学获得杰出奖。

△扫码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

(通讯员 涂珊珊 图片除署名外由学校提供 编辑 张宇)

相关标签

兴隆 教学 考试 教育教学 招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