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3-07-04
【关注】火爆全网的“村超”,能给陕西足球带来怎样的启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最近这段时间,如果说有什么中国足球相关的 " 正能量新闻 ",大概就是火爆全网的贵州 " 村超 " 了。

" 村超 " 到底有多热门?从新华社所公布一个简单的数据就能直观地看出来:截至 6 月底," 村超 " 相关话题在全网各平台的点击量已经突破 200 亿。这个数字不要说让国足比赛、中超等职业足球赛事望尘莫及,即使是世界杯和欧洲冠军杯决赛这样的世界级大赛在国内的关注度以及同期阿根廷来华比赛的热度都无法与之相比,其人气爆炸程度,强如梅球王也得甘拜下风。

▲贵州 " 村超 "

据媒体的公开报道:" 村超 " 的单场最高现场观众数突破了 8 万人,一直踢到深夜还有近两万人留守。对比一下:2023 年中超首轮的 8 个主场比赛场均上座率不过两万多人,上座率最高的北京新工体的到场球迷也只有 4.6 万人。" 村超 " 如今的人气和知名度,可见一斑。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其实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 足球 "?

1

" 村超 " 的全名,叫 " 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 ",所有参赛队全部都是以村为单位组成的。虽然纯粹是 " 票友 " 性质的业余比赛,但是其赛制却非常专业严谨:每周五、六、日三天为比赛日,20 支队伍先打小组赛,再踢淘汰赛,决赛将在 7 月底进行,每场比赛最多可以换 9 人,队员没有任何门槛,只要你想踢球而且体力能跟得上,十几岁的孩子到四五十岁的大叔来者不拒。

▲ " 村超 " 比赛现场

足球在贵州确实一直以来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就拿榕江县来说,全县不到 40 万的人口,爱踢球、会踢球的就有差不多 5 万人。但该地创办 " 村超 " 的初衷并非是完全为了普及足球或者如很多人想象的 " 助推中国足球腾飞 " 那么高尚,这项赛事的诞生只是当地政府出于推广旅游业和传统文化,这一点也是榕江县县长徐勃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大度承认的。

在 IP 打造这条路上,榕江县已经探索了很久,但之前尝试过的斗牛、半马等因为危险性高、缺乏受众、时间太短等各种原因最后都以浅尝辄止告终。直到 2023 年 5 月 13 日 " 村超 " 问世,才终于实现了出圈。

你可能很难想象,榕江这个即使在贵州都算不上知名的十八线小城,光是标准尺寸的专业足球场就有 14 座,浓厚的足球氛围配合独特的民族文化,再加上当地政府以官方身份出面支持," 村超 " 就这样被开发成了一道全民瞩目的饕餮盛宴。

▲前国脚范志毅在 " 村超 " 现场

" 名嘴 " 韩乔生现场解说;中国足球名宿范志毅带队来打比赛;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最高级别的官媒在各大平台开放直播;欧文这样的世界级球星录视频 " 打 call";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公开点赞 " 伟大的比赛 ";连 BBC 都发专文介绍 " 村超 ";而香港明星联队也已经喊话 " 村超 " 踢友谊赛,黄日华、陈百祥、李子雄等明星不日都将到达榕江 ...... 男足打进世界杯决赛圈二十年后," 村超 " 给欠薪、解散、贪腐、假赌黑等负面新闻缠身的足坛注入了一股清流,帮助中国足球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 " 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

远在西安的我,作为一个球迷,在为 " 村超 " 鼓掌叫好之后,也免不了感到有点酸。

2

我觉得酸的原因,是陕西明明有着不逊于贵州的足球土壤和足球市场,为什么却始终搞不好足球?

论基础,陕西长期是中国足球重镇,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陕西足球队就都是中国足坛有头有脸的劲旅,从 1959 年开始曾创下连续六届进军全运会决赛阶段的纪录,王宝山这样的著名国脚也是从陕西走入国家队的;

▲夜幕下的陕西省体

论设施,西安拥有可容纳 5 万余人的陕西省体育场,场内建有符合国际比赛要求的标准草地足球场,是中国国足的固定主场之一,在圈子内的人气和影响力都非常大,有 " 圣朱雀 " 之称。此外,还有原为 2023 亚洲杯准备的沣东新城的 " 西安国际足球中心 ",更是一座放在全国范围内都属高档次的现代化专业足球场;

论球迷,老陕对足球的热血毋庸赘言,从 90 年代国力诞生开始,期间西安的球队一茬又一茬,但无论身处甲 A 还是甲 B、中超还是中甲、甚至中乙,西安都从未让 " 超白金球市 " 的桂冠旁落过,场均上座率始终在五位数以上," 西北狼 " 的威名响彻中国足坛。今年 5 月,600 多名陕西球迷挤进了日照赛区,为新组建的陕西本土俱乐部——彬州辉龙(现已更名为陕西长安联合)加油助威,而这支球队所参加的只不过是中国足球的最低级别联赛——半业余性质的中冠而已。

▲陕西球迷在日照赛场为新陕足助威

榕江没有的,陕西有;榕江有的,陕西更强,但为什么我们却无法像榕江那样,扶持起属于老陕自己的、最 " 纯粹 " 的足球?

3

球迷看球,固然可以纯以 " 看客 " 的身份,只关注水平最高、场面最精彩、竞争最激烈的比赛,因此世界杯、欧洲冠军杯、五大联赛等主流赛事拥有最为广泛的受众;曼联、皇马、拜仁等豪门球队也培养出了一批忠实拥趸。

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选择只为自己所支持的球队欢呼,至于水平,反而不是最主要的了——就好比上学时,我们班踢球输给了其他班,带给我的痛苦和挫败感甚至超过了国足在世界杯上连输三场,因为相比于国足,我的班级才是和我在情感联系上更为密切的一个。

▲前央视著名足球评论员韩乔生(拿话筒者)在 " 村超 " 现场解说

回头再看贵州的 " 村超 ",其实也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 村超 " 所在的黔东南州,还真有一支球队在参加中国足球的正规联赛。这支名为 " 黔东南苗岭 " 的俱乐部目前参加中冠都匀赛区的赛事,战绩是四连败,排名垫底,只进了两球,丢了 27 球。论实际水平,这支球队肯定也远在纯业余的 " 村超 " 之上,但因为 " 村超 " 代表的是本村人的荣誉,所以无论场上球员还是观众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专注度——这其中固然有宣传和包装的成分在内,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家愿意投入肯定还是建立在自身热爱足球的基础上的。就好比茅台五粮液再香,首先也得有人爱喝酒才能卖得出去。

▲著名球星欧文录制视频祝贺 " 村超 " 成功

世界上有很多球迷,他们所 " 粉 " 的,并不是哪个豪门俱乐部或世界级球星,而是自己家乡的小球队。但是在中国,能享受到 " 在家门口看家乡球队的比赛 " 的球迷却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没有自己的 " 主队 "。有的地方压根就从来没有过 " 职业足球 " 这个概念,有些地方则是曾经有职业球队,而且也红火过,但是最终却消亡了——西安就是如此,我上学时,曾经多次到现场看过以前的国力、后来的浐灞还有不久前的长安竞技的比赛,可惜这些球队没有一个逃过解散的命运,我也始终没得到成为 " 死忠球迷 " 的机会。

看看榕江县办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的 " 村超 ",不知大家心里有没有掠过一些大胆的想法?

4

陕西本土足球的艰难处境,本质上也是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

诚然,国外的很多 " 百年豪门 " 走过的发家之路似乎都差不多:一群热爱足球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共同注册一支球队,从最底层的联赛打起,培养球员,招徕球迷,吸引投资,一步一步发展壮大,最后打出出色的战绩、修建自己的球场、从其他球队签约大牌球星,成为世界知名品牌 ...... 故事看起来很美好,但是我们却无法复制。

就拿球场来说,现在的中国可谓是寸土寸金,N 线小城市的地皮都已经被刮得七七八八了,想盖一座完全属于自己的球场几乎不可能。所以要参加正式的职业比赛,就只能租现有的球场,这是要花一大笔钱的。另外,只要有球迷入场,哪怕只有一个,就还得额外付安保费。中超这样的顶级赛事还好说,低级别联赛往往门可罗雀,球票赚的钱根本补不上花出去的安保费的窟窿,这让很多小球队只能靠来自各方的 " 投喂 " 艰难度日——当然,出钱的是企业,但实际上还是政府供养,如果政府缺乏对足球的热情,一个地区的足球就很难长久健康地发展下去。

而现在 " 村超 " 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职业之路走不通,那是不是可以在对水平、经济、运营各方面要求更低的 " 业余 " 方面多下下功夫呢?榕江县不过只是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小县城,尚且能把 " 村超 " 办得如此兴旺,西安作为二线大城市,人口和经济实力都远在榕江之上,又有着深厚的足球基础和足球文化,搞一个自己的 " 陕超 "、" 西超 " 应该不会很难吧?

▲西安国际足球中心

在西安办类似的 " 村超 ",场地就不用发愁,除了省体,还有位于西咸新区、为迎接 2023 亚洲杯新建的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现在亚洲杯因为疫情原因黄了,但球场还是要按原计划交付。球场建好以后如何利用?亚洲杯这样的大型比赛不可能天天办,刚好可以让地区上的业余比赛用,只要政府扶持一下,安保、租金什么的都不是问题。而且业余队伍的球员都是有自己本职工作的,工资由他们正常供职的单位发,相当于很多职业球队面临的 " 欠薪 " 问题在这里也不存在了。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榕江县的 " 村超 " 能火,当地的侗族大歌、苗族芦笙舞等民族气息浓厚的特色演出也是吸引各地观众的一大元素。而要说到历史积淀、旅游景点和各种 " 非遗 ",西安比榕江只多不少,联想到此前大唐不夜城已经让 " 不倒翁小姐姐 "、" 房谋杜断 " 等 " 唐文化 " 为主题的表演成功出圈,那么把传统文化和足球联系起来,让李白、玄奘、杨贵妃们下场作首诗、开个球,唐太宗、武则天出面给优胜队伍颁个奖,没准就是下一个 " 流量密码 "。

最后,球迷们还能幻想一下:类似 " 村超 " 性质的业余比赛如果真的在西安成功落地,就相当于我们再次拥有了可以近距离接触并为之呐喊的 " 主队 ";更多足球爱好者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足球在西安的群众基础会越来越深;和文化、旅游的联动将吸引到大量外地游客,从而又反过来带动西安的旅游收入不断提升;一些知名企业也有可能受到刺激而开始投资足球,或许用不了多久陕西就将迎来新的职业球队 ......

广大的陕西球迷和足球从业者们,你们真的没有一丝心动吗?

来源 / 今西安

相关标签

中超 世界杯 贵州 中国足球 新华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