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承载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功能。今年 3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为推动全面建立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提出了总体目标和实施路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兰州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发展,强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显著提高。
采访中,大家有这样一个共识,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疾病预防、管理和治疗方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现阶段我们应重点从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可防可控、已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保政策支持的疾病入手,为居民提供 "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 " 的健康服务,在各个环节将预防与治疗紧密融合,以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
构建 " 一房两站 " 医养服务模式,是兰州市完善基层医疗体系的有力举措。" 一房两站 " 建设过程中,市、县区卫生健康部门强化联动,协调推进,切实加强 " 居医通 " 线上平台管理,统一配置市、县区级 " 居医通 " 管理账号,组织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专家、全科医生全面入驻平台,注册医生实行排班管理," 一对一 " 提供线上问诊、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心理辅导等就医服务,做到工作时段有人值守,患者咨询及时回应。
县人民医院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 " 龙头 ",县人民医院建设得好不好、服务能力强不强,是区域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关键之一。
县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始终是卫生事业的重点,历来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县医院服务对象主要是村民,而农民均分散居住在乡村。如何服务好农民,就需要把医疗触角伸展到村村落落,让农民感受到有专业人员时时刻刻在准备着为他们服务。而这一点,单凭县医院是不可能办到的,必须通过乡村医疗机构把医疗保健服务做到千家万户。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县级人民医院作为县域内龙头医院,从业务、技术、信息方面将乡镇及村的医疗机构统率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医疗保健网络。这种网络沟通便捷,行动迅速,措施有力,无论向上转诊还是向下技术支援都作为一种机制来确保,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众所周知,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医防融合正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举措。医防融合就是把治病和防病结合起来,让医疗和预防相互渗透,通过医疗服务与预防服务的有效衔接、相互协同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健康问题的发生。
在我市医防融合的推进中,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家庭医生团队是预防先行的主要实践者。在各社区,家庭医生团队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经济有效、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服务范围涵盖不同性别、年龄的个体所涉及的生理、心理等各层面的健康问题。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家庭医生团队根植于基层,服务的人群较为固定,有助于医患之间信任感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老年人一般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家庭医生团队可以为他们提供 " 跑一趟腿,看几种病 " 的需求,大大提升诊疗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 治未病 " 是中医的优势和特色。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全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无论是临床实践,还是公共卫生,中医药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还体现在绿色天然的药材上。俗话说:" 药对方,一碗汤。" 若药不灵,纵然切脉准、方子好,中医药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因而,中药材的种植,是保证中药疗效的基础环节。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让道地药材更道地,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是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也是衡量该产业发展的标尺。
现在与未来,继续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投入,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优质、便捷,将成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 " 急难愁盼 ",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 " 大作为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一审丨编辑 费勇玮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总值班 汪世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