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3-07-07
“挠力河耗姬蜂”!我省一保护区发现新物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王广鑫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

记者从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日前,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孟昭军副教授课题组在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开展昆虫资源调查项目的过程中,发现一新物种—— " 挠力河耗姬蜂 "。

据了解,新物种的发现地点位于挠力河自然保护区红旗岭农场管理站 2014 年的退耕还湿地块,该湿地植物群落主要由莎草科和禾本科组成,优势植物为漂筏苔草和小叶章,是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孟昭军副教授课题组在调查扫网的标本中发现的该物种。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膜翅目姬蜂科昆虫分类专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检视国内外相似模式标本,核对、鉴别并确定该姬蜂是新物种。

该新种属于膜翅目,姬蜂科,秘姬蜂亚科(Cryptinae),秘姬蜂族(Cryptini),耗姬蜂属(Trychosis)。目前,该属全球已知 44 种,中国仅知 3 种,此新种为中国发现并报道的第四种。由于该新种在挠力河保护区首次发现,因此定名为 " 挠力河耗姬蜂 "(Trychosis naolihense Meng & Ren, sp. nov.),其模式标本存放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

据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姬蜂科昆虫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天敌昆虫,主要寄主于鳞翅目、鞘翅目等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和蛹内,对抑制林草害虫种群增长、降低或避免其暴发成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可以支持多种昆虫共存,能够容纳较多的稀有种,对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价值。目前,该新种的潜在寄主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此外,保护区姬蜂科昆虫物种多样性有待全面调查,期待发现更多新物种,这对明确保护区姬蜂科天敌昆虫的生态功能、科学控制湿地害虫,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维持湿地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发现的新种—— " 挠力河耗姬蜂 ",丰富了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乃至我国的生物多样库,也反映出挠力河湿地保护区昆虫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新种发现的湿地植被茂密,鳞翅目等昆虫物种丰富,为姬蜂科昆虫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繁衍空间,表明该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保护。

(图片由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寇青

相关标签

黑龙江 生物 东北林业大学 生态环境 哈尔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