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中央,一个巨大的圆盘,时而是畜牧场,时而是码头,时而是荒郊野岭,带领观众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 ……7 月 7 日,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演出的话剧《西迁》在江苏荔枝大剧院首演。
展现另类 " 西迁 ",演出计划重走西迁路
话剧《西迁》讲述了 1937 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的国脉和赓续发展,南京大学的前身 " 国立中央大学 " 被迫踏上了自南京西迁重庆的漫漫征途。可农学院成贤畜牧场里圈养的几百只各类动物的去留,让负责人王英郁陷入两难。既不能留给日本人,又不忍宰杀,王英郁最终决定带着全部动物奔赴重庆,开始一场史无前例的另类 " 西迁 "。
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院长解涛介绍,这部剧的题材来源其实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毕飞宇在央视百家讲坛中讲述的 " 动物西迁 " 的故事。" 西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涵盖了数学、化学、物理等多个层面的工程,它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搬迁’,这批动物是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从世界各地进口来的,不管是经济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非常大。"
导演李伯男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今天首演过后,这部剧计划沿着西迁之路一路演下去," 从南京演到安徽,再到河南、武汉、湖北、重庆,重走西迁路,把西迁精神,把中国人的筋骨和风貌传递给当代的观众。"
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不可或缺的时代 " 齿轮 "
饲养员、兽医、军人、学生、教授 …… 在这部话剧里,几个大时代里的小人物先后被命运推入这支特殊的队伍。李伯男感慨道:" 正是这些小人物构成了这么一个‘另类长征’,它浓缩在了那个特殊的年代,各阶层的人对自己民族深切的爱。"
《西迁》是一部群像戏,剧中不论是王英郁、欧阳白这样的主角,还是曹大威、小川子这样的配角,都是这场 " 西迁 " 中的 " 齿轮 ",不可或缺。
王英郁是原国立中央大学成贤畜牧场的厂长,也是这场 " 西迁 " 的组织者。王英郁的扮演者杜春说:" 在排练的半年里,我一直会问自己,如果我是王英郁,我会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我至今不敢给自己一个答案,他们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能做出这样的选择,非常值得我们尊敬。"
李伯男表示,在处理群像戏的过程中,他们遵循着 "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 的原则。" 在截取历史事件的时候,我们摒弃了很多外部事件,不把创作目光停留在对外部事件的再现,而是转向每一个生命。在那个时代迁徙过程中,他们真正精神情感的因素,是我们主要的表达对象。"
动物也是主角,背后是一群特殊的演员
《西迁》展现的是一群人和动物的长征,这么多人、这么多动物,这样的一个行路题材,如何在舞台方寸之间,将那段恢宏的历史展现出来?
李伯南介绍,整部剧从两年前开始创排,经历了漫长的打磨和排练。在排练过程中,他 " 几近崩溃 "。通过专门的制作团队历时一年的研发,反复研究,反复打样,不断训练如何操控偶,才有了如今舞台上的成果。
" 动物 " 们是如何在舞台上演出的?原来,在演员中,有一个专门操控偶的团队。李伯男认为,他们实际上是特殊的演员。他们既操控动物,又有他们作为角色对动物的理解、对主题的传递。" 他们用独特的方式操控着这些动物,产生了一种更为复杂的生命质感。"
现代快报 + 记者 裴诗语 宋经纬 / 文 苏蕊 / 摄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