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3-07-08
万峰湖:万顷碧波获“重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城区出发,驱车约 45 分钟,记者一行到达兴义市南盘江镇。站在万峰湖岸边放眼望去,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波中,美景天成。

但在前些年,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网箱养鱼、水上餐厅、水上超市、钓鱼棚等星罗棋布,阻断了航道,湖水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万峰湖湖面面积 176 平方公里,覆盖了黔桂滇三省(区)的五个县(市),既是沿湖三省(区)的水上黄金运输线,也是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万峰湖景区一景。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黔桂滇三省(区)五县(市)万峰湖联合执法指挥部副指挥长钟世友介绍,因水美鱼肥,万峰湖曾有 " 野钓者的天堂 " 之称。随着网箱养殖的兴起和泛滥,每年投放到湖中的巨量饵料污染了湖水。此外,钓鱼棚、水上餐厅和超市等浮动设施泛滥,沿湖地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入等因素,加剧了万峰湖生态恶化,水质急转直下。

2010 年以来,黔桂滇三省(区)多次组织力量,清理万峰湖网箱和水上浮动设施。因治理主体不一,治理工作难以协调推进,渔民同执法人员玩起 " 躲猫猫 ",网箱养殖面积甚至不降反升,万峰湖的水质持续恶化,一度陷入僵局。

2016 年和 2017 年,中央环保督察组两次指出万峰湖水质下降的原因。随后,黔桂滇三地相继开展 " 清网 " 行动。2018 年 4 月,万峰湖黔西南州水域 " 清网 " 行动全面完成,累计拆除网箱近 470 万平方米,清除水上浮动设施 6100 余个。

位于黔桂滇三省(区)交界处的万峰湖沿岸景色。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 我们同步开展其他污染源清理工作,对沿湖乡镇和村寨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此外,还投放了上千个垃圾箱,采取‘村收镇管’的方式确保生活垃圾应收尽收,然后转运到市里面进行统一处理。" 钟世友说。

随着沿湖各地陆续开展治理工作,万峰湖的环境有所改善,但受执法主体不一、信息不同步等因素影响,万峰湖的污染问题未能彻底解决。

2019 年 12 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万峰湖流域跨省(区)生态环境受损问题立案调查,这为万峰湖治理带来新契机。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专案组推动下,黔桂滇三省(区)合力治理万峰湖,网箱养殖等问题被彻底解决,水质得到提高。

钟世友介绍,为了建立三地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2022 年 3 月,成立黔桂滇三省(区)五县(市)万峰湖联合执法指挥部,从各地相关部门抽调 60 余名执法人员,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打击电鱼、毒鱼等破坏水生态和水环境的行为。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万峰湖水质变好,沿湖村镇的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原本靠网箱养殖为生的村民均已实现转产就业。

南盘江镇田寨村村民韦兴江曾在万峰湖上养鱼为生,响应政府号召转产上岸后,利用自家房屋开了一家农家乐。他告诉记者,周末和节假日生意好的时候几乎满座,每年收入近 20 万元," 不比以前养鱼差 "。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王欣 / 编审 邓文盈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万峰 最高人民检察院 污染 生态环境 督察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