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江东平 记者 徐梦云)7 月 7 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 86 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来自江苏苏州相城区的观众周静婷带着儿子周律安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周静婷特地选择这一天,是想让 10 岁的儿子在纪念馆了解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并把自己亲手创作的 " 守望幸存者 " 系列 3D 水晶激光内雕摆件通过纪念馆送给幸存者老人。
周静婷介绍,她非常关注纪念馆关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消息,觉得自己也有义务为这些历史证人做些什么。
" 我自学了 C4D 三维设计软件。因为两面字有交集,我把每个字的每一笔画拆分开,无数点、线、面的连接融合,再重新设计出立体艺术效果,寓意合力为幸存者祈福。" 周静婷介绍,长方体摆件内,一面写着大大的 " 守望 " 两字,守望的 " 守 " 的竖勾部分巧妙地设计成 " 幸存者 ",守望的 " 望 " 的第二笔横设计成 "1937.12.13"," 望 " 的右上部分 " 月 " 的竖勾部分设计成 " 勿忘国耻 "," 望 " 的下半部分 " 王 " 字里面的一竖设计成 " 铭记历史 ",而另一面,则恰好完美衔接成幸存者姓名 " 王义隆 " 三个字。这样制作成一个整体的三维立体字,寓意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历史证人。
她说,送孩子上学后,她就在家对着电脑创作,两天时间才能完成一幅设计稿。首个摆件选择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义隆的名字设计进去,是因为王爷爷今年已 101 岁高龄,是幸存者中最年长的一位。设计稿经 3D 水晶激光打印后,完成摆件作品,单个重达 2.5 公斤。母子俩 7 月 7 日早晨背着这首件作品,坐高铁再转地铁,辗转 1 个多小时到达纪念馆。
据悉,在过去三个多月时间里,他们已经设计了艾义英、石秀英、岑洪桂等 14 位幸存者的水晶摆件图纸。
母子俩计划把目前健在的不到 40 位幸存者名字都做成 " 守望幸存者 " 系列水晶摆件。"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这些历史证人,记住南京大屠杀历史,我觉得这很有意义。" 即将就读苏州市相城区太平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周律安说。
母亲周静婷表示,将陆续把制作好的 " 守望幸存者 " 水晶摆件快递给纪念馆。她说:" 这个过程,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 未来,纪念馆将把这些摆件一一送到幸存者老人们手中。
(校对 许元华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