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七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携近年来现实题材创作的最新成果和代表作品 " 新时代三部曲 " ——碗碗腔现代剧《骄杨之恋》、秦腔现代剧《楷模村》和《生命的绿洲》进京汇报演出。7 月 7 日,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 " 五个一工程 " 奖获奖作品碗碗腔现代剧《骄杨之恋》率先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拉开帷幕。中国侨联法顾委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常务副检察长张耕,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杨小波,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与近千名首都观众共同观看了演出。多位在京全国政协委员、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送来花篮表示祝贺。
演出当日正值小暑时节,观众们冒着暑气高温,早早来到剧院大厅,有的饶有兴致地翻看剧目宣传册,有的三五成群在剧目海报前合影留念,等待入场。步入剧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横贯舞台的大幅手书毛泽东诗词《蝶恋花 · 答李淑一》。伴随着悠扬的碗碗腔音乐响起,漫天红霞、广袖长舒,瞬间将观众带入 "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 艺术境界。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观众逐渐走近 " 这一个 " 杨开慧,走进这位共产党员的成长历程,欣赏碗碗腔《骄杨之恋》独特的开掘视角、艺术表达和情感传递。
杨开慧的扮演者李梅,以婉转悠扬的唱腔、典雅诗韵的念白、优美利落的身段和细致入微的表演,展示了杨开慧作为妻子对主席爱恋的柔情缠绵;作为母亲对孩子慈爱,作为女儿对母亲依恋的真情动容;作为一名战士对信仰的忠贞,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对土地眷恋的气贯长虹,展现了杨开慧从认识自我、寻求自我、实现自我,最终达到忘我舍我的成长轨迹,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由小我成就大我,逐渐成长为一名忠诚的革命战士的人生历程。
演出过程中高潮迭起,精彩不断。剧中与杨开慧如影随形的 " 骄杨之灵 ",是杨开慧信仰、意志、心灵、情操的意象幻形和外化,以青春之舞,展示了杨开慧的心灵的纯净与希冀,以炼狱之舞,展现了杨开慧狱中遭受酷刑时痛苦与坚定,让观众在体验和表现的双重审美下,探寻杨开慧的精神世界。两位更夫的穿插,既传统又有新意,在幽默调侃中见深沉、抒悲愤,成为观众的代言,赢得阵阵掌声。而当敌人以年幼的岸英胁迫杨开慧写离婚声明时,一边是母子连心,万箭穿心,另一边是爱人情深,信仰崇高。李梅以疾风暴雨般的唱腔和甩链、翻身、搓步、跪步等一气呵成的程式动作,表现出杨开慧内心的挣扎,优美凄绝,荡气回肠。舍不下儿,也辜负不了丈夫,更要坚守自己的信仰,三难境地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让她瞬间错愕定格。全场顿时静默,似乎连演员和观众的呼吸声都听得见。这漫长的一分多钟,是杨开慧的苦痛挣扎,也是观众的情感撕裂,戏剧的张力带给观众无尽的震憾,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纷纷涌向台前送上鲜花,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拍案叫绝的喝彩声表达对杨开慧等英烈的崇高敬意,对《骄杨之恋》的真心喜爱和对全体演员的由衷赞赏。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杨小波向剧组短信祝贺," 这是一出非常难写、非常难演的大戏!面对大家都熟知的历史人物,面对非常有限的创作资料,选这个主题,就是巨大挑战,就很英勇无畏。剧情扣人心弦,唱词凝炼深刻,表演感天动地,表现出杨开慧烈士作为一个无畏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慈爱母亲、一个坚贞妻子至情至义至勇的美好形象,令人十分感动。你们的艺术创作非常成功,非常了不起,非常难能可贵!"
走出剧场,有的观众还沉浸在剧目中,三三两两议论着,回味无穷。" 我平时就喜欢看戏,接触的剧种比较多。这是我第一次听碗碗腔,感觉跟秦腔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剧目的唱腔音乐朗朗上口,舞台背景简约精致,戏剧节奏松弛有度,李梅领衔的演员们表演非常精彩。另外,《骄杨之恋》的题材非常好,与剧种的气质相当符合,杨开慧的情感,由小我上升到大我,令人很受教育。"
当晚的观众中,还有不少是家庭团,趁着暑假带孩子来现场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是一名初一的学生,在学校老师给我们普及了京剧的一些常识。今天这个剧目,让我领略到了另外一个剧种的魅力。我非常喜欢它的音乐,杨开慧烈士的事迹也让我很受教育。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会更加珍惜当下,更多关注戏曲,也会把《骄杨之恋》介绍给我的同学。"
" 今天是七七事变 86 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观看《骄杨之恋》感触很深,李梅老师是我的偶像,演员们舞台表演满分,舞美很棒,感慨当年英烈们信仰的坚定才有我们的今天,感慨一个女性的承受能力和家国情怀!"
" 碗碗腔《骄杨之恋》以陕西稀有剧种碗碗腔演绎宏大革命题材,全剧将碗碗腔的柔美婉转与杨开慧的悲情壮烈完美融合在一起,铺排出杨开慧追寻爱情,舍身革命的生命轨迹。29 岁的短暂人生里挥洒出崇高的革命理想。尤其是狱中与儿子分离时我泪眼模糊,为母亲,她难以保全儿子安危;为革命者,她义无反顾坦然面对死亡。我们今日的幸福是像无数杨开慧这样的革命先辈换来的,感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李梅院长的倾情演绎,让我们能够在此缅怀革命先辈,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
中国戏曲学院的师生把艺术党课搬到了碗碗腔《骄杨之恋》的演出现场,师生们看完演出备受感动。" 能在北京听到家乡戏,我非常激动。今天带北京的同事一起来看,还担心他们看不懂碗碗腔,但是他们看完都表示非常好。戏曲的元素给人们带来的感染力非常强,通过戏曲的形式,反映出革命者的精神气节,让人们的灵魂和精神得到升华和感动。"
碗碗腔现代剧《骄杨之恋》是在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排演的建党百年献礼之作。该剧取材于杨开慧烈士大气磅礴而又悲情壮丽的真实故事,以独特视角展示了杨开慧从认识自我、寻求自我、实现自我,到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 用生命拥抱死亡,用死亡礼赞生命 " 的心路历程。通过对杨开慧的英雄、母性、女性等不同人格侧面的刻画,艺术地再现了杨开慧由对丈夫、亲人的爱恋,升华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对土地的眷恋——超越世俗、超越生死、超越爱情、超越亲情,成长为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的人生轨迹,彰显了第一代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与信念的崇高品格,面临生死决择时体现出来的信仰力量和人性光辉。
碗碗腔现代剧《骄杨之恋》特邀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委、一级编剧王建平担任编剧,国家话剧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一级导演査明哲担纲总导演,四川大学舞蹈系教授、一级演员张平担任导演之一,一级作曲、著名作曲家程大兆担任音乐总监、作曲,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罗江涛担任舞美设计,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彭丁煌担任服装设计,国家话剧院一级灯光设计邢辛担任灯光设计。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抽调核心艺术力量倾力打造,一级导演、文华导演奖获得者贺琳担任导演,一级作曲、二度 " 文华音乐作曲奖 " 获得者薛天信,一级作曲党中田及一级演奏员聂四季联合担任唱腔设计、作曲,二度 " 中国戏剧 · 梅花奖 "、二度 " 文华表演奖 "、三度 "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 主角奖 " 获得者李梅领衔主演,院艺术总监、中国戏剧 · 梅花奖、文华表演奖获得者边肖、中国戏剧 · 梅花奖获得者齐爱云、李小青、王航,一级演员任美玉、王战备等联合主演。
该剧自 2021 年 7 月上演以来,先后入选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 ",参加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80 周年等演出活动,2022 年 6 月参加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演出荣获 " 特别推荐剧目 " 奖。2022 年 12 月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 " 五个一工程 " 优秀作品奖。这是红色题材戏曲创作的重大收获,也是继秦腔、眉户之后,又一陕西地方戏曲剧种碗碗腔在国家级奖项上零的突破。
作为来自延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红色戏曲团体,陕西省戏曲研究有责任、有义务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红色血脉,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新时代。英雄来自人民,新时代是人民的时代,也是人民正在创造的时代。在新的征程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探索中国戏曲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路径,讲好中国故事,努力以新举措新成就推动戏曲事业高质量发展。
7 月 7 日至 15 日,梅兰芳大剧院精彩继续,除碗碗腔现代剧《骄杨之恋》外,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现代剧《楷模村》和《生命的绿洲》也将陆续上演,并通过中国艺术头条、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文化人物网、文化人物网、中国名家新闻网、腾讯网、中国网、中搜网、新浪网、哔哩哔哩等多家中省媒体平台进行全球直播。届时全球观众皆可通过网站聆听秦声秦韵,一睹新时代陕西戏曲新风采。
热情期待您的现场光临和线上观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