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风潮,自古有之。每个时代的女性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在唐朝时期,女子妆容丰富多彩,精致而不刻意,贵气而不浮华,自信而不妖艳,极具个性的华丽妆容,引领了千年的 " 彩妆 " 时尚。
▲紫婷
一起来看看唐朝的女子是如何化妆的吧 ~
她们化妆大致分为七个步骤:一敷铅粉,二抹胭脂, 三画黛眉,四贴花钿,五点面靥,六描斜红,七涂唇脂。
敷铅粉,类似于涂粉底。" 铅粉 ",又叫 " 白粉 ",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多种化学元素,吸干水分后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取少量擦在脸上,可以使面部变得白嫩光滑,还能起到遮瑕作用,深受唐代女子喜爱。
" 归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里泼银泥 ",唐代女子洗脸之后的水,就像泥水一样,足以见得她们的 " 粉底 " 涂得很厚。
抹胭脂,相当于涂腮红。胭脂涂抹程度不同,红妆的效果也各异,浓者娇艳,淡者优雅。两颊胭脂浓厚者,称为 " 酒晕妆 ";色浅艳如桃花者,为 " 桃花妆 ";更为淡雅、白里透红者,为 " 飞霞妆 "。
唐代女子对眉毛极度重视,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写 "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画眉之盛行,可见一斑。
▲紫婷
唐朝流行的眉式先后有十五六种或更多,画眉材料以黛及烟墨为主,并尽可能画的浓、黑。
唐朝女子打破了柳叶眉的审美局限,创造了很多形状夸张的眉形。初唐十分流行宽而阔的眉形;盛唐时,开始偏爱于细长的眉毛,如远山眉;中晚唐时期就开始追求短胖的眉形,也叫蛾眉。
基础打底做完,就开始贴花钿啦 ~
花钿是一种贴于眉间的额饰,主要是用一些金箔、纸片等剪出一些好看的形状,贴在眉心处。有桃形、梅花形、月牙形、凤雉形、三角形、卷云状以及各式花鸟虫鱼等 30 多种,以梅花最为多见。
面靥,是施于面颊两侧酒窝处的一种妆饰,一般是用胭脂或者颜料在腮处点两颗小痣,使妆容更显娇艳。盛唐以前,面靥的圆点很大,像黄豆一样的大小,盛唐以后,开始出现各种形状的面靥,有花鸟形、动物形、星月形等造型。
▲《树下美人图》局部
古时女子不爱画眼影,却爱描斜红。
于面颊太阳穴处,以胭脂染绘两道红色的月牙形纹饰,形如弦月,状似伤痕,给人一种残缺的美。远远望去,楚楚动人,惹人怜爱,是中晚唐妇女一种流行装扮。
点唇,是整个妆容的画龙点睛之处。" 朱唇一点桃花殷 "、" 樱桃小嘴 " 最能显现女子的娇羞,涂上口红后,唐代女子的妆容才算正式完成。
当时最流行的是蝴蝶唇妆,上唇勾勒唇形唇珠突起,下唇像花瓣一样小巧精致,整个唇部看起来如同展翅的蝴蝶。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官方妆造店【许鹤子美妆馆】倾力打造的全新妆造空间即将开业,我们将以绚烂之姿,恭候各位唐 " 潮 " 才子佳人的到来,请大家拭目以待!
来源 /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