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莉雅
刚刚进入 " 初伏 ",长达 40 日的三伏天来到大家身边。俗话说:"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最闷热的时段。
近日,记者走访了石家庄市多家医院,发现各大医院的门诊、急诊多了不少中暑、胃肠炎、" 空调病 " 等 " 夏季病 " 患者。另外,还有不少因高温湿热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皮肤疾病等患者。对此,医生提醒:高温湿热天气里,做好健康防护很重要。
烈日下,市民做足了防晒措施,避免中暑。
湿热交替 " 夏季病 " 频发
7 月 11 日上午,记者来到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发现门诊、急诊患者明显增多了不少。" 中暑、腹泻、吹空调引发的感冒等,最近这几类患者比较多。" 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任英霞告诉记者,频频而至的高温、湿热天气下,一些夏季常见病也接踵而至。
任英霞说, 高温、湿热的天气下," 中暑 " 是常见的不适症状。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体弱、对热不适应、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都易诱发中暑。轻度中暑会使人感觉身体不舒服,重度中暑会引起脏器损害甚至危及生命。长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和锻炼的人群、体质较差的老人、儿童、孕妇等人群,更容易发生中暑,这些人群要格外注意。
" 夏日应选择浅色、轻薄、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以利于汗液蒸发带走热量。" 任英霞说,外出时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如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等。另外,尽量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风油精等。也可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淡盐水,还可饮用预防中暑的降温饮品,如山楂汤、绿豆酸梅汤等。
夏天也是急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近期医院胃肠道疾病患者有所增加。任英霞提醒说,急性胃肠炎多与不洁饮食有关,还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高温天气下,人的脾胃功能变弱,所以更要注意饮食安全,要尽量选择新鲜食物,避免隔夜餐食。夏季饮食宜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另外,饮食要规律,不要暴饮暴食。
夏日高温,空调是消暑 " 利器 "。进出空调房,忽冷忽热,很容易生病,因此高温天气下,得 " 空调病 " 的市民不在少数,并且多数症状都是感冒。如何预防呢?任英霞说,预防 " 空调病 " 首先要控制好室内的温度,以 24 ℃到 26 ℃较为适宜。尽量不要让通风口的冷风直接吹到身上,尤其是大汗淋漓的时候,不能直接吹冷风。另外,空调使用时间不能太长,做到定时关闭空调,并开窗通风。另外,长期处于空调室里,还需注意颈椎、膝关节等部位的保暖。
天气炎热,游客在天山海世界游玩享受清凉。
这几类 " 夏季病 " 需谨防
7 月 11 日,在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急诊科,也多了不少来输液的患者。" 这两天来的患者比平时多出不少,大多数都是因高温引起的症状。" 急诊科主任李秀彩说,气温变化是心脑血管的 " 劲敌 ",所以在高温下,心脑血管疾病也进入一个发病小高峰,他们近期也接诊了不少此类患者。
李秀彩告诉记者,天气炎热,人体体表血管明显扩张,血液集中在体表,大脑、心脏的供血相对减少,同时,天热人体水分流失快,补水不足,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因此,中老年人高温天一定要多补水,避免在天气最热的时段外出。对于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炎等疾病的心衰高发人群,要注意按时服药。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气温和湿度也随之升高,呼吸系统疾病也逐渐高发。李秀彩解释说,呼吸道其实是很脆弱的,病菌一旦攻破了呼吸道的脆弱 " 防线 ",轻则出现咳嗽、打喷嚏、流涕等感冒的症状即上呼吸道疾病,重则将引起较严重的下呼吸道疾病,如肺炎,还有可能会触发慢阻肺、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疾病的复发和急性加重。所以,大家一定要避免受凉,因为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就会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细菌和病毒就变得容易侵入。生活不规律会令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所以还要注意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夏季日光照射强烈,环境中动植物都处于旺盛的繁殖期,加之人体大量出汗、皮肤的暴露部位增多等原因,各种皮肤病也进入了高发季节。" 癣病、日光性皮炎、痱子等,都是夏季高发的皮肤病。" 李秀彩说,预防皮肤病首先要注意个人和衣物卫生,尽量避免使用公用拖鞋、毛巾等,保持内衣裤、鞋袜以及被单等床上用品干燥整洁,要常换洗。饮食上应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鱼虾海鲜发物以及饮酒,雨天要注意双脚不要长时间泡在水里,要及时流水冲洗并擦拭干净,保持干燥以免加重皮肤病。
天气炎热,游客在天山海世界游玩享受清凉。
这些防暑误区一定要避开
" 高温湿热天气下,大家有不少防范误区,应该注意避免。" 石家庄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尹中表示,有时错误的做法可能引起中暑,甚至加重症状。
误区一:白天在室外才会中暑
" 中暑跟人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相关,并不是只有在太阳下暴晒才会中暑。" 尹中说,即使是室内,如果环境密闭无风、高温高湿同样容易中暑。有些老年人因担心电费而不使用空调、电扇等电器,在高温天待在家中仍有可能中暑。此外,产妇坐月子时,天气闷热又紧闭门窗,也容易中暑。
误区二:婴幼儿不能吹空调
" 每年都有粗心的家长没有及时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怕着凉给孩子穿太多、不敢开空调,或是让孩子待在闷热的车内,导致孩子发生中暑。" 尹中说,儿童尤其婴幼儿基础代谢要比成人高,体温调节中枢还未发育完善,家长需要多留心,小心矫枉过正,孩子没着凉反而中暑。
误区三:冷饮是解暑必备神器
尹中说,大量的冷饮进入胃肠道后,会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影响胃肠血液供应,削弱胃肠黏膜屏障的自我修复能力,严重还会诱发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等不适。另外,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者更不宜喝冷饮,因大量冷饮会导致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收缩会诱发心绞痛。
误区四:冲冷水澡最解暑气
炎热夏季,冲个凉水澡固然可以降低体表的温度,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尹中解释说,因为夏季出汗后,毛孔全张开着,这时候再用凉水一冲很容易感冒。在凉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缩,还会引起血压上升、心脏供血不足等情况,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人。另外,冲凉水澡还容易诱发哮喘、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胃肠疾病。
误区五:果蔬做主食爽口舒心
夏季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选择吃点果蔬了事。" 吃不好,营养不够,免疫力降低,就可能导致疾病。" 尹中说,天再热,也要适当吃些瘦肉、鱼、豆奶、鸡蛋等。食欲不好时可变换一下口味,吃莲藕、冬瓜、丝瓜、西瓜、扁豆等食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