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哈尔滨日报记者 于秋莹 文 / 视频拍摄 图片由王建昭提供
7 月 14 日晚,《芬兰之光——西贝柳斯作品交响音乐会》在哈尔滨音乐厅奏响,本场音乐会由哈尔滨交响乐团担任演奏,国家一级指挥、乐团常任指挥于学锋执棒,特邀青年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高参担任小提琴独奏。
在音乐的浩瀚世界里,让 · 西贝柳斯和祖国芬兰有着特殊的联系。西贝柳斯 1865 年 12 月 8 日生于芬兰海门林纳,1957 年 9 月 20 日逝世于耶文帕伊。他共作有交响曲七部,戏剧配乐四部,管弦乐一部,两部歌剧,一部独幕舞剧,近百首浪漫曲和歌曲以及一些钢琴和室内乐作品等。西贝柳斯虽然是世人眼中的民族作曲家,但又不仅是自己民族和祖国的讴歌者,他作品中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表现与探索,使之成为具有世界影响、20 世纪的音乐巨匠。他的音乐世界,既属于芬兰,也属于全人类。
本场音乐会选取了西贝柳斯的两部代表作品。上半场演出的《d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西贝柳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辉煌的炫技背后有华丽想象力与来自心灵深处的诗意。这首协奏曲刚刚问世的时候也和许多器乐协奏曲的经历一样,被认为技术上艰深复杂不适合演奏,后来经过演奏家的努力解决了演奏中的难点,才被广泛接受。这首音乐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包括揉弦、颤音、跳弓、波弓、顿弓、三度、琶音、泛音、双音等,是世界上许多小提琴演奏家乐于接受挑战的曲目。
当晚,青年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高参以大段的独奏段落充分表现了出类拔萃的小提琴技巧,他的演奏细腻准确,热情奔放,出色地演绎了这一经典作品。在接受采访时高参表示:" 今天能来到这么漂亮的哈尔滨音乐厅,我非常荣幸。从第一次在音乐厅排练开始,我就感觉这里的气场非常棒。非常感谢今晚哈尔滨的乐迷们冒雨来听这场音乐会。"
下半场上演的《D 大调第二交响曲》完成于 1902 年,是奠定作曲家西贝柳斯日后创作风格和道路的里程碑式作品。其中第四乐章由弦乐声部奏出的第一主题宽广有力,被人们称为 " 胜利的赞歌 ",表达了 " 芬兰必将挣脱枷锁 " 的愿望。西贝柳斯在这部作品里以具有民族精神的旋律和节奏,展现了自己对祖国文化和大自然的热爱。
编辑 于秋莹
值班主编 申志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