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3-07-15
阿斯巴甜致癌性与发动机尾气同级,是什么概念?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 在超市里看到某品牌饮料已经贴上了‘ 0 阿斯巴甜’的小红签。"

在世卫组织将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列为 " 可能致癌物 " 后,尽管相关机构明确 " 阿斯巴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 ",但有网友发现,"0 阿斯巴甜 " 已成为一些商品的新卖点。

微博截图

" 可能致癌 ",

还是 " 安全的 "?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甜味剂,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制品等,包括无糖饮料、口香糖、明胶、冰淇淋、酸奶等乳制品、早餐麦片、牙膏、止咳糖浆和维生素咀嚼片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消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 IARC ) 、世界卫生组织 ( WHO ) 和粮食及农业组织 ( FAO ) 、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 ( JECFA ) 发布了对甜味剂阿斯巴甜健康影响的评估。

网页截图

IARC 将阿斯巴甜归类为 "IARC 第 2B 组 "。按照 IARC 对致癌性的划分,2B 类为 " 有可能致癌 "。也就是说,阿斯巴甜可能对人类致癌。

同一天,国际饮料协会委员会 ( ICBA ) 发布文章称,目前含阿斯巴甜的食品和饮料是安全的。ICBA 还强调,IARC 不是食品安全机构,它现在正式承认,阿斯巴甜造成的危害并不比芦荟和其他数百种物质的危害大,这些物质根据 IARC 描述都属于证据 " 有限 " 和 " 不完全充分 " 的分类。

而就在上月,当有外媒 " 预告 ",阿斯巴甜将被列为 " 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 " 时,ICBA 就发布文章指,这一消息与数十年来高质量的科学证据相矛盾," 可能不必要地误导消费者摄入更多糖 "。

网页截图

" 可在这一限度内放心食用 "

事实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 2017 年公布的 "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 " 中指出,2B 类致癌物为对人可能致癌," 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

该类别还包括:沥青,铺路时职业暴露于直馏沥青及其排放物;敌敌畏;发动机尾气,汽油;三聚氰胺;传统亚洲腌菜;铅,等等。

而对人很可能致癌的 "2A 类致癌物 " 包括生物质燃料 ( 主要是木材 ) ,家用燃料燃烧的室内排放;油炸,高温排放;红肉 ( 摄入 ) ;高于 65 °C 的很热的饮料 ( 饮用 ) 等。

针对阿斯巴甜,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发布的文章指出,JECFA 认为,所评估的数据表明,没有充分的理由改变以往确定的阿斯巴甜日容许摄入量,即每公斤体重 40 毫克以内,并重申人们可在这一限度内放心食用。

文章还举例称,一罐含有 200 或 300 毫克阿斯巴甜的无糖软饮料,假设一个体重 70 公斤的成年人没有其他食物来源摄入,每天需要消耗 9 至 14 罐以上才能超过日容许摄入量。

"0 阿斯巴甜 " 成新卖点?

虽然是 " 对人可能致癌 ",但这一消息还是在食品领域造成了不小影响。

7 月 14 日,代糖概念股一度异动拉升,媒体统计当日 13 只代糖概念股上涨。

还有网友称,在超市里看到有饮料已贴上 "0 阿斯巴甜 " 的标签。相关饮料品牌方回应中新财经称,标签可能是经销商自行贴上,品牌方本身未对瓶身包装做出改动。

此外,一些使用阿斯巴甜的食品企业也受到公众关注。

例如,路透社报道,百事公司首席财务官 Hugh Johnston 就表示,该公司不打算改变其产品组合。" 到目前为止,科学证据表明,阿斯巴甜作为一种原料是安全的,而且显然具有零卡路里的好处。"

网页截图

14 日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发布《如何看待有关国际机构发布的阿斯巴甜评估结果》。

文章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国家癌症中心结合 JECFA 最新评估结果和我国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阿斯巴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 我们将继续关注 IARC 和 JECFA 等组织机构的风险评估动态及各国反应和举措,通过最严谨的标准和最严格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的底线。"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