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 湖北 2023-07-18
​最新一位女二代接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资界 ,作者陈晓

接班潮,PE 新机会。

‍‍

文|陈晓

来源投资界(ID:pedaily2012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又一位接班人现身。

本周,国内涤纶长丝行业巨头桐昆集团召开 2023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大会宣布启动泰昆石化(印尼)有限公司印尼北加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 86.24 亿美元。

更为人所关注的是,这场大会由刚刚接任董事长的 " 二代 " 接班人陈蕾主持。不久前,桐昆集团创始人陈士良宣布卸任公司董事长,将公司交到了 36 岁的女儿陈蕾手上。这位来自浙江嘉兴的 85 后姑娘,开始走到前台。

悄然间,我们看到如此一幕:越来越多新一代接过父辈权杖,登场了。

36 岁,她接棒出任董事长

1987 年,陈蕾出生于一个浙商之家。据 " 桐乡发布 " 报道,陈蕾从记事开始,父亲陈士良就非常忙碌。" 小时候,父亲真的特别特别忙。遇上车间技改常常要忙到凌晨三四点才回来,睡不过两三个小时,匆匆扒口早饭,又出门上班去了。"

从陈蕾的学生时代开始,陈士良就在有意无意地培养她企业管理思想,经常带她参观纺织车间,参加集团年会,甚至还一起探讨企业未来发展。年纪轻轻的陈蕾虽不曾亲身创业,但这些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她的人生选择。

2010 年,陈蕾在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拿到风险管理和金融工程专业硕士双学位,并在英国顺利地拿到了 offer。不过,陈蕾选择回国,同年 11 月加入桐昆,担任董事长秘书。

" 桐乡发布 " 记录了这段往事——作为董事长女儿,陈蕾选择从基层开始做起。" 我在桐昆总部的第一个岗位是仓库管理员,先是成品,后是五金,每天面对的就是入库、出库等数据。" 两个月下来,她已经能轻松回答哪个产品销量高、哪个产品库存量大等问题了。

从仓库到车间到财务,陈蕾几乎尝试过了集团中大部分基层岗位。正当所有人都以为陈蕾在熟悉岗位后会顺理成章进入管理层时,她又选择前往桐昆设在香港的分公司历练,希望积攒更多工作经验。

一晃十年。直到 2020 年,陈蕾回到桐昆集团总部,陆续担任董事长助理、副董事长,慢慢参与高层决策。

来源:视觉中国

与很多二代一样,陈蕾将智能化作为桐昆变革的切入点。资料显示,桐昆集团拥有 3 个直属厂区,21 个分厂车间,791 条生产线,过往都是信息孤岛,管控难度大。

2020 年,桐昆集团携手联想集团成立浙江恒云智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智能工厂 " 试验田 "。得益于数据智能引擎,桐昆某厂区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 53%,单位人均年产值提高 22%,产品不良率降低 44%。

陈蕾也因此得到了董事会的认可。今年 5 月 31 日,桐昆集团举行了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陈蕾担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并且聘任她为公司总裁。6 月 21 日,陈士良正式卸任,将接力棒交到了女儿手中。

至此,36 岁的陈蕾正式接棒,A 股又多了一位 85 后女性董事长。

千亿巨头发家史

"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陈蕾所执掌的桐昆集团,源于父辈陈士良的创业。

这要从 1981 年说起。这一年,承改革大势,桐昆集团前身——桐乡县化学纤维厂正式成立。

据桐乡新闻网报道,18 岁的陈士良便是桐乡县化学纤维厂第一批员工。1984 年,陈士良被抽调筹建新项目,即凤鸣化纤厂。不久后,陈士良被提拔为桐乡凤鸣化纤厂副厂长。

1991 年,桐乡化纤厂经历了一场财务危机——总资产不到 500 万元的工厂,已经资不抵债近 100 万元。危难时刻,28 岁陈士良受命,正式担任桐乡化纤厂厂长。

上任之后,陈士良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1992 年 " 借船出海 ",开启从丙纶到涤纶的市场转型。两个月收回全部投入,当年盈利 100 万元,陈士良首战告捷,随后将企业更名为 " 桐昆 "。

据官网介绍,1995 年,桐昆一跃成为桐乡经济总量第一的企业。1997 年,桐昆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逆势崛起,陈士良以低成本优势相继收购浙江华伦化纤厂、天马化纤厂等企业,涤纶长丝产量跃居中国大陆第一。至此,桐昆完成华丽变身。

1999 年至 2010 年,企查查显示,陈士良相继创办了桐乡市中洲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磊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另外,桐昆集团共对外投资了 10 余家企业,覆盖了机械制造、纺织、酒店、高分子材料、物流等行业。

随着桐昆的商业版图逐步扩大,陈士良又萌生了新的想法,他想把桐昆送上资本市场。2011 年 5 月,桐昆股份成功在上交所挂牌。

上市之后,桐昆仍在 " 买买买 " 的路上,开始拓展石化上游业务,收购 20%浙江石化股权;又投产绿色智能化纤项目,结束国外 " 卡脖子 " 的历史。

多年打拼,在陈士良带领下,桐昆集团的业务不限于石油炼化、PTA、聚酯、涤纶长丝、新材料,同时涉足物流、房地产、投资等。官网显示,桐昆集团目前拥有总资产超 1000 亿元,下辖 3 个直属厂区和 80 多家控股企业,员工超 3.3 万人,涤纶长丝产能产量居全球之首。

来源:视觉中国

财富由此积累。在去年胡润 " 中国 500 强 " 榜单上,桐昆股份排名第 397 位,陈士良以 95 亿元的身家,位列胡润榜单的第 663 名。

新一代集体登场

PE 新机会

行至当下,中国大批民营企业走到接棒节点,新一代接班人开始密集登上历史舞台。

最新引起轰动的是,李嘉诚 95 后孙女李思德正式亮相。年仅 27 岁的她正式加入家族上市企业工作,出任长实企业业务发展部经理,刚刚还参与了一笔 40 亿收购案。

1996 年出生于中国香港,李思德一直在李嘉诚身边长大,后来远赴英国求学。2017 年,李思德留学归来,随后出任慈山寺董事,第一次随李嘉诚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五年来,李思德先后进入李嘉诚基金会等家族多个重要企业的董事会,在李嘉诚的安排下,一步步深入家族商业版图之中。外界曾有传言,李思德被视为李嘉诚第三代接班人。

无独有偶,最近新希望投资集团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刘畅为董事长、董事。出生于 1980 年,她是新希望创始人刘永好的独生女儿,16 岁便远赴美国求学。直到 2011 年,刘永好第一次以刘畅本名公开向外介绍了自己的女儿。两年后,他就将集团旗下的农牧上市公司交到女儿手上,刘畅成为新希望六和的掌门人。

如今,43 岁的刘畅又从父亲手上接过新希望投资集团,正式执掌家族投资。

今年 3 月," 宇宙第一房企 " 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宣布彻底退居二线,将公司完全交到女儿杨惠妍的手里,碧桂园正式完成交接。资料显示,杨惠妍出生于 1981 年,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市场营销及物流专业学士学位。

这份接班名单还有很长,比如娃哈哈公主宗馥莉、合生创展朱桔榕、立白集团陈丹霞、通威股份刘舒琪、海澜集团周立宸、杉杉集团郑驹等等,接班成为他们顺其自然的选择。

这是当下特有的一幕。由于中国百强家族企业创始人平均出生年份在 1950 年代末,如今首批家族企业正在或即将经历企业传承的考验—— PE 也在关注这个机会。晨壹投资梳理海外案例发现,越来越多的欧美家族企业在发展与传承的过程中选择与 PE 合作。

据统计,自 2000 年互联网泡沫后,欧美 PE 参与投资 70 年以上历史的家族企业数量迅速增长,到 2006 年数量占比已超过 2/3,并持续至今,如今全球每年有上千家的家族企业出售给 PE。以意大利奢侈品牌产业集群为例,近年来全球零售渠道变革,不少本土品牌家族企业有意寻求合作,这为 PE 提供了大量机会。

如何实现传承,是中外企业家都在长期思考的议题。为此晨壹投资专门做过分析,对比海外,中国市场仍有成长红利,家族企业发展壮大前景可期。但复杂巨变的市场环境是本土家族企业生存与传承不得不面临的长期问题。

"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在时代的洪流下,如何稳固父辈打下的江山,成为新一辈们为之奋斗的新征程。

资料来源:

《接棒丨桐乡这位 " 创二代 ",破圈引领新 " 丝 " 路》,桐乡发布

END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