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1 日正式入伏以来,江苏各地多日最高气温超过 35 度,温度虽高,但进行骑行锻炼的人群却不减反增。为避免晒伤、中暑,有人选择在日落后再出发,也有人选择在室内进行骑行。近年,加入 " 骑行大军 " 的运动者越来越多,也带动了自行车、骑行装备乃至骑行直播市场的火热。
△骑行者组团出行
销量渐增,线上线下市场火热
据常州某品牌自行车专卖店老板介绍,自进入夏季以来,店内自行车的销量有明显增长,水壶、护目镜、手套等骑行装备也卖出不少,同时因为爆胎等问题来修车的人也增多了。" 这个周末要修的车很多,实在太忙了。" 记者看到,这家自行车店里停满了待售、待维修的自行车,老板介绍:" 夏季是自行车销售的旺季,很多人选择从夏季开始骑车,而且近年来,买车的人数也在逐步增长。" 随自行车一同热卖的,还有众多骑行装备。
△骑行主播 " 豆豆 " 商品橱窗
" 这两年关注骑行的人越来越多,我的粉丝数量也在稳定增长,现在已经有 9 万了。每次发布视频后,都会有人在评论区向我咨询一些选车、购车的问题,或者购买骑行装备。" 骑行主播 " 豆豆 " 向记者展示:" 目前我橱窗里卖得最好的,分别是一款销量 5.6 万余件的骑行裤和一款销量 2070 件的护目镜,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许多。"
△吕女士骑行照片
" 最开始只是出于爱好,随便骑骑的。" 吕女士在去年 5 月购买了自行车,随后经常在家附近独自骑行:" 后来骑车逐渐成了我的一个习惯,为了骑行更安全、更舒适,除了头盔,我还在网上买了护目镜、手套、挎包,并在选择时参考了一些骑行主播的推荐。"
自发组团,把骑行当作生活调味品
" 常州一些骑行爱好者自发组织了一个微信群,只要天气合适,都会约着一起骑车。" 在自行车店打暑假工的小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目前,这个 " 常州休闲骑行群 " 里已经有了 400 余名成员,只要当天没有下雨,群主就会发布集合地点、集合时间、大致路线等信息,有意向参加的可以自发报名参加," 大家往往都很热情。" 小赖说。
△组团骑行
据悉,最近这群骑行者最常骑行的路线是从龙江立交公交站至常州奔牛机场,往返距离接近 40 公里,骑行速度从 20km/h 至 40km/h 不等。" 我们主要是休闲运动的,不追求过高的运动强度,偶尔也有人会骑着电瓶车参与进来。平时群里氛围也比较轻松,骑行对我们来说更像一种生活的调味品。" 一名群友说。
△骑行者活动
" 现在天气比较热,我们为了避开高温,把出发骑行的时间调整到了晚上七点半,同时也提醒参与者戴好头盔并做好防暑降温。" 小赖介绍道:" 前段时间有队友在跟团骑车时中暑晕倒,群主之后每次都会提醒大家带个水壶。"
无关天气,户外运动室内化
骑行作为一项户外运动,时常会因恶劣天气被迫停止,随着夏季气温升高,选择在空调房里骑车的市民也越来越多。舍弃了沿途的风景,首创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动感单车以更高的安全性、可以调整的阻力、较好的运动效果吸引了众多的锻炼者。
△室内动感单车
位于常州市新北区的一家健身馆在开设了 " 动感单车 " 这一项目后,每天都会组织课程,馆内 20 台动感单车时常座无虚席,教练会以有节奏感的音乐引导客人骑行的频率。" 在室内骑车不用担心下雨,而且安全方面也更有保障。" 参与 " 动感单车 " 运动项目的客人郭先生说。" 能吹空调,不用戴头盔,还有教练进行指导,我感觉比户外骑行更舒适。"
" 参加动感单车运动项目的客人大多在三十岁左右。" 健身教练刘先生介绍:" 因此我们的课大多强度适中,这也吸引了更多年龄层次的客户。"
据《江苏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 年)》,到 2025 年,江苏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应达 43%。世卫组织则建议,18 至 64 周岁的成年人每周应至少进行 150 分钟至 30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今,健康已成为人们最大的关注点," 自行车 " 作为绿色、健身、休闲的代名词已不断深入人心,自行车运动正在不断升温,并愈演愈热。
现代快报 + 记者 陈云龙
(校对 季林巧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