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2023-07-18
腊菜生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过完春节,家乡的天空便艳阳高照起来了。田野里的麦苗疯长,菜园子里的白菜、青菜们借着暖和的光与新鲜空气一个劲地往上蹿。家乡的春光,也就这样随着第一声春雷热闹起来,每年回家过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我们都会看到这场绿黄青红的盛会。

夜幕尚有时分,村子里早已炊烟四起,淡淡的烟味,总是那样的亲切,柔柔的,浓浓的,一阵一阵地从鼻息底下飘过,故乡此刻显得格外的迫近。

我总会在生火做饭的时候与母亲说些话,听听最近村里发生的一些大事小事。母亲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总能把村里大大小小的,她认为重要的事儿讲述得活灵活现,逻辑清楚。母亲一边讲故事,一边将洗干净的腊肉切成薄片,盛放在干净的瓷碗里。收拾好后,又打开后园的门,园里种着我们家随吃随取的蔬菜。早春是吃菜薹的最佳季节,村里家家户户都种着大块的白菜、青菜,每当炊烟升起的时候,村民们都会从园子里摘了大把的菜薹,就着柴火,或煮或炒,都清香可口。母亲抱进来的是青菜薹,都如筷子一般粗细,棵棵含苞未放。我知道这是母亲要给我们做腊肉炒腊菜了。

母亲将采来还没清洗过的青菜薹放入烧得翻滚的开水中,煮到三分之一熟,迅速取出放到稍深的钵子或盆子里,用干净的纱帕捂严实。整个过程十分娴熟,不到两分钟,似乎还没有影响到她刚才精彩的谈话。母亲是个心慈的农村妇女,每次都会说到村里生活比较困难的人家,特别是老年人,总是担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如果哪次没有听到她常说的人时,肯定是死了或者情况转好了。这天我突然问起母亲,村里老杨是不是生活好起来了?母亲一下子生气了,说,别提那老鬼了,前几天他放牛吃了我们家好多油菜苗,也不兴来道个歉。呵呵,我在心里笑了。

煮好米饭,捂在盆子里的青菜薹也快凉了。掀开帕子,一股冲鼻子的气味扑来,这是青菜薹经过短暂的发酵后发出的气味,因为味道有些冲鼻子,所以在家乡人们又把腊菜叫冲菜。把腊菜取出洗净挤干,切成细末。我已把油锅烧热,炸过姜末后,母亲把切好的腊肉放到锅里翻炒,清香的腊肉味随着火苗的晃动飘溢满屋。如果就这样吃着喷香的腊肉,已经是一道美味了,但在母亲的手中,炒好肉,只是其中的一道工序。炒好的腊肉放到大碗里,锅里尚存少量的腊油,把切好的腊肉与舂碎的辣椒面同时放入热锅里,油炸辣椒的香味与腊菜入锅的声响一时大作,让人马上兴奋起来。随着锅铲不停地翻炒一道美味可口的农家菜离餐桌越来越近了,待腊菜发出滋的细爆声时,母亲放入食盐、酱油、味精,再把炒好的腊肉放到锅里,一起翻炒,腊肉浸出的油,把腊菜翻炒得油铮铮的,不时地发出滋滋的声响,光听声音就知道这是一道绝美的山野农家菜,撒上葱花,退去还没有燃完的柴头,就着红红的明火,便可以食用了。

每次我都会就着香喷的腊菜,吃上三碗白米饭。在村里,人们几乎都特别钟爱这道家常菜,我个人的经验是,被腊肉炒过的青菜没有苦味,而绵里带脆,有嚼头,腊菜还能把腊肉的油脂吸走,使腊肉油而不腻,香而不干,这样两相宜的吃法,也算是山村多年总结的饮食传统。我曾问过母亲,腊菜还有其他做法吗?母亲说,这当是最好的手艺了,如果不分开炒,把握不好则会出现腊菜水分过重或腊肉重复放盐的结果,而这刚好是吃腊菜水分重与吃腊肉盐味重的大忌,不好。

作者 郭其昌

编辑 段筠 / 编审 邓文盈 /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