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铜川高考移民事件我印象比较深,因为那一年我参加高考。
时隔多年,新高考移民,在陕西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也许,所谓的 " 回流生 " 没有大家说的 4 万人那么多,但大量河南考生涌入西安参加中考,曲线实现高考移民,这是不争的事实。
西安的中考规则,是时候该调整了。
那不是 " 回流生 ",是 " 新高考移民 "
这几天,大家都在用的一个词语是 " 回流生 "。
实际上,那不是 " 回流生 "。
" 回流生 " 是指原在本户籍辖区之外学校就读且小学毕业后,需回原户籍所在地学校报读初中的学生。
简单理解就是,一直是西安的户籍,但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跟着父母到打工地上学,但中考需要回到西安来考。
西安教育局的回应也说了,2023 年中考这个数据是 3608 人,占全市报名人数的 3.5%。
但实际上,大家此次关注的河南考生在西安参加中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 " 回流生 ",而是钻政策漏洞的 " 新高考移民 "。
因为,这部分学生本身就是河南户籍、父母也在河南,只是为了能够参加西安的中考,而在初中阶段将户籍迁到了西安。
这部分学生,有的是周内在西安的学校上课,周末、节假日回到河南;有的根本就是在西安有的学校空挂学籍,实际上上学一直是在河南的学校,这一点河南三门峡高新一中初中部、灵宝外国语等学校发布的喜报,也证实了这一点。
从一定意义上讲,不管是操作这些的中介机构,还是这些在西安参加中考的河南学生,利用的是目前西安宽松落户政策下中考政策的漏洞,给了这种操作可乘之机。
西安人为外省人买单?
河南的学生之所以热衷于来西安参加中考,看上的就是西安的高等教育资源。
众所周知,不管是论 985 高校、211 高校,还是论一本高校的数量,陕西均秒杀河南。而拥有众多优质高校资源的陕西,人口则仅为河南的 40%,所以陕西娃娃考上大学的概率更高、录取率更高,而河南娃娃在当地考上大学更难。
河南人,便瞄准了陕西的教育资源。
由于高考资格审核有着严格的规定,因此这部分河南考生便在中考阶段参加西安的中考,获得西安的高中学籍,实现曲线上大学的路径。
而这部分涌入西安的河南中考生,挤压的是西安中考生本应获得的上学机会,很多学生一生的命运可能就因此而改变。
更重要的是,这部分河南来到西安参加中考的,看上的只是陕西的高等教育资源、陕西更高的录取比例,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为陕西的经济做出贡献。
大家都知道,开发商拿地盖房,要缴纳的一项费用就是教育配套费,这部分费用则转移到了房价中,由购房者来承担。同时,每一家公司都要缴纳一项费用叫做教育费附加,这部分资金是专门用于发展地方教育事业的预算外资金。
也就是说,西安的教育资源,是众多的购房者、企业来承担的。
但是,这部分钻西安政策漏洞的河南考生,落的是集体户并没有在西安买房子,同时父母也并没有在西安工作。
这就相当于,工作在西安、买房在西安的人,为外省人买单!结果挤压的是自己本该拥有的教育机会。
如果是你,你会答应吗?
西安的一些学校之所以热衷于河南的考生来参加中考,看中的是拔尖之后能够给学校带来的升学率、拔尖率,更好的吹牛逼!
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
河南人民肯定会说:凭什么你们陕西、你们西安有那么多大学,我们没有呢?这不公平!
这种高等教育的资源分布不平衡,我觉得不应该是陕西该解决、该承担的,也不应该成为 " 新高考移民 " 的借口。
这个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河南自身。只有自身兴建更多的大学、建成更多的优质大学,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或者河南每年将教育经费给陕西分一些,陕西的大学来扩大招生人数,帮助河南;或者陕西的大学可以考虑到河南建分校,帮助一下邻居省份 ……
对于西安而言,要重新思考的是目前为了抢人而宽松的落户制度,需要思考的是目前的中考资格审核漏洞,否则这种 " 新高考移民 " 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更多的西安中考生将会失去本应该属于他们的上学机会。
也许今年西安这个问题爆发之后,会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明年的中考资格审核规则会做调整,但无法改变的是很多已经受到影响的考生命运!
来源 / 地产房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