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07-23
升级版大兰山景区“呼之欲出” 迭代发展中迎来更多机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皋兰山之上,只有人们所熟知的一家家农家乐吗?答案是 " 不 "。

" 千万工程 " 迭代推动,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皋兰山上焕发出了许多新变化:你可以在这里沉浸式体验采摘乐趣;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来研学亲近自然;更可以去 " 鱼菜共生 " 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基地一探究竟;就连曾经传统的农家乐也不断创新,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消费业态模式和体验感 …… 走上兰山,记者看到产业融合让皋兰山的发展释放出了新动能,也书写着一个个乡村振兴的新故事。

农家乐升级提档

消费业态更加丰富多彩

" 这里和我想象中的农家乐完全不一样,倒像是电影里的一个个场景,随手一拍处处都很出片。"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喜欢拍照的兰州市民窦雪莹和几位好朋友在皋兰山上的 " 兰山小镇 " 收获了许多美美的照片,还有一个吃喝玩乐体验感都很棒的快乐周末。

位于皋兰山头营村的兰山小镇正是皋兰山上众多升级改造后的农家乐典型之一,以合作社 + 农户 + 第三方企业的联合运营模式,这里轻奢的风格和时尚的景观设计吸引了很多年轻人。" 大草坪加上彩色楼梯还有白色曼妙风格的房子,真的感觉很浪漫,我都想在这里办自己的婚礼了。" 兰州青年小薇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紧跟时代元素与发展需求,农家乐提升的不仅仅是硬件设施,同时还有更多的院子里推出的不同风格、不同体验的消费业态也让兰山休闲观光的业态有了更多选择。" 愿你有一日,得闲来山间。" 这是一家叫 " 不远在山 " 民宿的诗意介绍,以民宿、下午茶、派对、团建聚会为主的这个院子虽然不大,但是好评率却很高,而且院子的负责人也常常会在这里联合一些专业领域的人士举办插花、摄影等文化沙龙交流培训活动,让兰山上的农家乐升级成为更多元的文化载体。

漫山、观兰、南望小院、云雾山庄 …… 走访兰山一个个不同的院子,这些院子融入了民宿、团建、娱乐等多种体验模式,在不同的兰山院子里能感受到多种不一样的风格,以及多种消费业态,这些都成为了皋兰山能吸引客人、留住客人的秘诀之一。而不仅仅是农家乐休闲观光方方面面的提档升级,伏龙坪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农业种植为辅的绿色产业发展道路,通过 " 三变 " 改革,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业发展取得预期成效,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不竭动力。

采摘研学等多产业加入

兰山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 这是普罗旺斯西红柿,味道很好的。你可以尝尝。" 在兰山上三营村的设施农业大棚里,大棚的主人老刘热情地张罗着游客," 我们这儿种植面积虽然不大,但种类不少而且各个季节都不同,现在主打采摘,近期可以采摘的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等,前段时间主要采摘草莓,整体都很受大家欢迎。" 老刘信心满满地说道。

三营村党支部副书记马振福介绍,他们村上有五座塑料大棚,目前正在建设一座大型日光温室。他们主要发展观光农业,小块田里种着各种蔬菜,游客可以自己采摘,新鲜的食材当时就可以在农家乐涮火锅。

不仅可以自己采摘,这里也是一处专门针对学生开放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孩子们可以来这里研学亲近大自然,感受种植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学校为单位认领耕地,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好多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都不知道地里种的是什么,在这里通过研学、劳动实践,他们可以亲身体会、学习。这也将是我们今后主打发展的方向之一。" 马振福说道。

在三营村的山顶,还有一座特殊的日光温室,一套系统既出鱼也出菜,通过工厂化养鱼+水培种植,就是他们主打的项目 " 鱼菜共生 ",水培的植物营养来自鱼塘鱼类的排泄物,而排泄物通过水培植物吸收净化后,水又通过管道回到鱼池,实现生态循环。

从兰山的这个山头到那个山头,车子行驶之间美景留在身后,来到兰山一侧的卓家沟村,百亩杏子正是成熟时,黄澄澄的杏子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村民正在忙着采摘出售,村党支部书记李思艳告诉记者,杏子成熟时也有不少市民前来采摘,而从南山路红山万河城附近的上山口往上走,十多分钟的距离对于居民采摘来说很方便,同时杏子往外去销售也很方便。

专家建言

打造山城河共融的全季节复合型景区

走访在兰山之间,从一家家提档升级后的农家乐再到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项目,兰山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动能。记者了解到,近日,兰州市城关区伏龙坪六个村的村庄规划获区政府批复,这是城关区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践行 " 多规合一 " 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重要举措之一。

据悉,此次规划中重点谋划头营游客服务中心、兰城水街、半山美宿、" 麦田 +" 产业区、爱情星空、三营战役博物馆、" 知味兰山 " 美食广场、营盘岭战役遗址公园、艺术摄影基地、冬季冰雪艺术节、创客之家、兰山艺术馆,民族文化长廊、露营基地、气象科普研学基地、二营智慧服务中心、创意集市、卓家沟隐逸世外书院等项目。

在城乡规划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甘肃省领军人才赵培根谈到兰山的建设规划升级时说,兰山升级建设在充分利用山地地形特点的基础上,更要挖掘兰山资源禀赋优势,优化重点项目在各村的布局,以商业化运营、产业化融合的模式,促进文旅产业链延伸、展现大兰山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商业价值等,促进陇原文化传承保护与利用,加快静态资源价值变为消费价值,同时打造黄河之都文化 + 体验、农业 + 创意、冰雪 + 艺术以及运动 + 娱乐复合型全季节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 在兰山的打造中也要发挥出兰山与城市对话 , 兰山与黄河对话的空间场景优势 , 充分释放出金城内在的生命活力 , 从而打造出引人入胜的山城河共融景观。在实际体验性上,希望不管是本地游客还是外地游客,来到兰山都能眼前一亮,流连忘返,触动更多人的心弦,今年来了明年还想来,也让整个景区的发展具有更多持续的生命力。" 赵培根说。

小故事

宝爸绿色食品梦想

促生皋兰山上 " 鱼菜共生 " 新项目

兰山三营村里,浠于 " 鱼菜共生 " 的项目从最初的设想到现如今首套系统已经完全投入生产运转,这里源于创始人许强——这位年轻宝爸的绿色食品梦想,也是兰山上产业融合发展的缩影之一。

" 我家里有两个孩子,起初的梦想是为了让孩子吃得更健康,我在几年前就开始捉摸自己种植,于是经过多方的学习、实践,最终决定建设这个鱼菜共生的项目。" 许强对记者说道。

走进这个农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大鱼池,在鱼池的下面管道系统与另一端的水培植物相互连通循环,在循环之中鱼提供菜的养分,菜帮助清洁水体,最终产出健康、绿色的食品。许强告诉记者,鱼和菜处在一个紧密的生态系统中,使得生产者任何时候都不能使用农药,否则会毒死鱼,因此这就能保证出产自鱼菜共生农场的产品安全健康性。

回乡扎根创业

对山上前景充满希望

"90 后 " 的青年郭永虎是兰山头营村的村民,大学毕业后他在外面工作了几年,发现山上的很多人都开起了农家乐,而且收入也不错。于是他也回到了山上,现在他自己的家里经营着一家小型的农家乐,同时他还通过村合作社入股兰山小镇。

" 每一种不同类型的农家乐,不管是网红农家乐还是原生态的农家乐,都有自己的消费群体,我们关键要把握住属于自己的这一部分消费人群,做好了才能有更大的升级。" 谈到农家乐的发展,郭永虎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他告诉记者,随着这几年 " 千万工程 " 的推进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山上变化很大:兰山供水工程解决了山上供水的难题,还有村村通的道路也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保障,他对兰州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文 / 图

一审丨编辑 孙悦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文学

相关标签

乡村振兴 兰州 升级改造 美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