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7 月 23 日(农历六月初六)09 时 50 分,太阳到达黄经 120°,我们将迎来大暑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
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正处于一年中最热时期,热是它的主旋律。
" 暑 " 本就是炎热之意,而大暑,更是炎热至极。
此时恰值 " 三伏天 " 里的中伏前后,骄阳灼灼,酷热难耐,正所谓 "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
在炎热少雨季节," 滴雨似黄金 "。 一般来说,大暑节气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但同样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的时期。苏、浙一带有 " 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 伏里多雨,囤里多米 "、" 伏天雨丰,粮丰棉丰 "、" 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 " 的说法。前两天华北地区迎来今年最强降雨,上海也刚经历过令人难忘的大雨到大暴雨。不过今日大暑,熟悉的雷阵雨又要来了!
"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
大暑时期是万物狂长的时节,湿气积聚而时常有大的雷雨天气,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生长。
" 早稻抢日,晚稻抢时 ",对我国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的 " 双抢 " 阶段。
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陆生的萤火虫将卵产在烂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见了便误以为萤火虫是腐草所变。
二候土润溽暑,这时天气变得闷热,土地也变得湿润起来。
三候大雨时行,说的是时常伴有大的雷雨,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酷暑时节,避暑凉品必不可少。
广东的凉粉、广西的龟苓膏、浙江的木莲豆腐、四川的冰粉、吉林的冷面、湖北的凉虾、江苏的绿豆汤等等。人们因地制宜,利用各种天然材料,制作清凉解渴的避暑小吃。
来源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中国国家地理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