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六盘水 2023-07-24
贵州大松山墓群:千余墓坑回填保护工作正式启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记者 23 日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从 2022 年 7 月开始发掘的贵州省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正式启动保护性回填工作,千余座墓坑将填满砂石。

△大松山墓群采取回填掩埋的保护方式。应腾 摄

大松山墓群考古发掘,是 2022 年取得重大影响的一次考古工作,被评为 2022 年度 "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短短半年,共发掘从两晋南朝至宋明时期,延续近 1400 年的 2192 座墓葬,出土 4000 余件套文物,是贵州考古史上发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墓群。

作为在城市建设中的重大考古发现,在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将所有出土文物全部转移至库房保护之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大松山墓群考古后续的保护、展示工作,也迅速提上日程。

△大松山墓群启动回填保护工作。应腾 摄

" 由于考古现场的特殊性,对石室墓和土坑墓进行回填保护是一种必然。"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资料室主任、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现场负责人之一胡昌国告诉记者,墓葬经过考古发掘后,长期裸露在外会进入失水的阶段,并引起收缩开裂。外加雨水高温,植被生长等自然因素的长期侵蚀,也会给墓葬带来更大破坏,为此,启动对墓葬进行整体性保护,是目前大松山墓葬群最为紧要的工作。

" 回填工作大致分为加固、回填、标识三部分,包括植被清除、铺设粗布、铺设沙土、发掘区回填、植被种植等多道程序。" 胡昌国说,整个墓群的回填工期大概需要 50 天左右。

" 对大松山墓群的本体保护,我们制定了保护方案,并经过专家论证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完成回填后,这块区域将建考古遗址公园,将以敞开式的保护展示利用方式,展现遗址庞大的规模、形成过程以及近 1400 年的发展脉络,将会成为贵安新区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 IP,为新区的个性发展,提供最佳身份证明和难以替代的文化能量。"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兴龙说,在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中,将通过整体景观布局展现两晋至明代千余座墓群,让游客以一眼千年的古今 " 穿越 " 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历程。

同时,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将依托大松山遗址,建设贵州省考古标本库房和考古博物馆。大松山墓群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将打通从考古发掘到保护、研究、阐释、展示、传播的学科全链条。

目前,大松山墓群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发掘资料的后期整理阶段,出土的数千件文物正在进行室内清理、修复、绘图及整理研究中。而遗址出土的文物,也将在考古博物馆中与观众见面。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研究所 贵州 博物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