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徐旭 徐可心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
近日,哈医大一院消化内科唐印华教授团队联合麻醉科、心内科、肿瘤腔镜外科多学科合作,成功为一名体重 304 斤的 27 岁年轻男患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完整切除食管下段早癌。
马先生今年 27 岁,近两个月出现了烧心反酸,上腹部不适进行性加重等症状,于当地医院进行了胃镜检查,提示食管下段 0.8 厘米 ×1.0 厘米大小肿物,病理示重度不典型增生。为此,马先生四处就医,但 304 斤的体重为他的麻醉和手术提高了难度。多方打听下,他慕名来到哈医大一院。唐印华接诊后,凭借医院的综合技术能力,决定为患者进行 ESD 治疗。
唐印华介绍,食管早癌属于原位癌的范畴,肿瘤的病变范围较小,通常仅局限于食管黏膜层和黏膜固有层,未侵及固有肌层,也未向周围组织浸润,不伴随淋巴转移、远处转移等情况,在早确诊、早治疗的情况下,预后相对较好。
" 患者高度肥胖,高血压 220/152 毫米汞柱,心功能 2 级,属于高风险手术患者,且困难气道,全身麻醉时气管插管和拔管困难,在腔镜室麻醉风险大。" 马先生入院后,消化内科联合心内科、肿瘤腔镜外科李军教授及麻醉科许占宏教授等多学科为他进行 MDT 会诊,精准制定了手术室行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案,决定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这是目前治疗胃肠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 " 超级微创手术 ",具有创伤小、保留器官完整性、花费少、术后恢复快等明显优势。
经过术前降血压、积极调整各项指标。7 月 14 日,手术如期进行,内镜操作团队凭借丰富经验及精细操作逐步完整剥离食管下段肿物。历时 2 小时,手术顺利结束。在麻醉团队精细监护下患者顺利拔管,返回病房,生命体征平稳。
唐印华提醒,消化道早癌高危人群需定期进行内镜检查,无论是青年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应定期进行体检,做好防治工作。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寇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