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点有意思的。
这两天《封神第一部》正在上映。相关话题都很热,像神魔大战的特效,像是全明星的阵容 ……
不过最热的还是影片中出现的 " 最帅 " 纣王。
在费翔的演绎下,纣王从人们印象中一个昏庸的 " 色迷 ",变成了权倾天下的野心家。
确实,这么一来,人物立体了许多。
外形,更加贴合《荀子》说的," 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
才干,更贴合《史记》说的," 帝纣资辩捷疾,闻见甚敏。"
事实上,历史中的纣王和《封神榜》里的并不相同。很多人都说,纣王也许可能没那么坏。
可能有人要说了,文脉君你不是 " 江苏文脉 " 吗,纣王人家是老沬邑人,长得再帅跟大江苏有什么关系。
非也,非也,关系大了。
" 爷爷辈 " 的交情
其实,生活在江苏地区的先民,跟纣王的祖上有着不浅的交情。
那会儿还是夏朝呢,生活在东边的人,被叫做夷人。拿今天的眼光看,他们分布于黄河下游和淮河流域。
具体说起来,有山东人、河南人,还有安徽人、江苏人。根据《礼记》描述,他们个个 " 披发文身 ",搞得挺酷。
" 怎么允许有人比我酷。" 夏王朝不乐意了,跟东夷打打合合,一直到了夏桀那一代。
这位仁兄的 " 人缘 " 是真不行,打了东夷的有施氏、有缗氏,还给商汤给抓起来,关进夏台。
这么一来,把商和夷都得罪了。
所以《说苑》说,夏打商,欲 " 起九夷之师 ",但 " 九夷之师不起 "。
但商打夏,根据《墨子》说:" 天下诸侯莫不宾服。"
这种好交情,一直持续到商建朝后,交流啊、联姻啊,比比皆是。
不过,世事无常,两人关系再好,能好一辈子,但能好八辈子、十辈子吗?
到了商代第十任君主仲丁那里,他跟蓝夷也打起来了。" 仲丁即位,征于蓝夷。"
蓝夷不 " 蓝 ",淮夷很 " 淮 "
看到上面这句话,有人奇怪,蓝夷是什么夷,很蓝吗?
其实,东夷分很多支系,蓝夷是其中之一,相似的还有更东边的莱夷,以及在淮河活动的淮夷。
对了,还有徐夷。
这个徐夷,或者说徐国挺不简单的,立国 1000 多年,熬到了西周时,终于熬成夷人列国的首领,相当风光。
其国都 " 大徐城 " 就在今天的宿迁境内。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说回到纣王。后人都说纣王被狐狸迷住了,但纣王也挺冤,好好一个人,怎么就跨物种恋爱了。
《尚书大传》说,文王囚禁期间,散宜生到西海之滨,求九尾狐献给纣王。九尾狐原来明明是瑞兽。
西汉的王褒还讲," 昔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归周。" 据考证,里面提到的东夷大约是淮夷。
周的领土在西边,已经到陕西了,商的领土在河南、山东,淮夷在江苏和安徽。
一看地图,就很明白了。原来周和淮夷两面夹击,打垮了纣王。
纣王之子的野望
也不是所有夷人都帮着打纣王。
那会儿在江苏地区,除了徐国,还有一个丰国。
著名历史学家唐兰表示,这个丰国 " 原属东夷之国 ",就在 " 汉代沛郡 ",属于今天的徐州地区。
丰国早就看周朝 " 不爽 " 了。《韩非子》里面说,还在姬昌那个时候,周就多次攻打丰国,为此还惹恼了纣王。
商代灭亡,丰国也不能归顺。
旧金山亚洲艺术馆里有一尊爯鼎,铭文讲述了周公和丰国打仗的上古往事。
传说,周武王灭商后,采取 " 以殷治殷 " 的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继续统治殷民。
但他又不放心,派遣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附近监视,史称 " 三监 "。
不过周武王死后,武庚趁势反叛,拉拢了管叔、蔡叔,还找到了以前东夷的旧部,比如丰国,比如奄国。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周公东征,杀管叔、放蔡叔、废霍叔,平定了三监之乱。
纣王之子,迎来了兵败被杀的结局。
至于斩将封神,那都是后话了。可以去问问一个叫许仲琳的南京人,他门儿清。
《江苏文库 · 研究编》之《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明]李云翔 撰 卞岐 点校
凤凰出版社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郑文静 王子扬
图 | 片方供图
视频 |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艺蘅
来源:江苏文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