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名物图说》
[清]徐鼎 辑
凤凰出版社
2020 年 01 月
内 容 简 介
你知道 " 关关雎鸠 " 中的 " 雎鸠 " 长什么样吗?" 采采卷耳 " 中的 " 卷耳 " 又是个啥?
《毛诗名物图说》一书,为《诗经》里的神奇动植物,统统配上了 " 证件照 "。
这本书的作者徐鼎其实和咱们一样,从小读《诗经》,便对诗中所写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历时二十载,搜罗典籍,格致异说,终于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辑成《毛诗名物图说》一书。
其实,原来徐鼎的目光不只在神奇动植物上,他还关注《诗经》中提到的漂亮衣裳和交通工具。他在书中《自序》里写到:" 原拟有礼乐冠裳车旂部分,尚未写定,故将鸟兽虫鱼草木梓行于世。"
《毛诗名物图说》共分为九卷,以鸟、兽、虫、鱼、草、木顺序分卷解说《诗经》名物,绘图 255 幅。
书中所描绘的动植物依《诗经》中出现的先后排序。《诗经》开篇第一首诗是《周南 · 关雎》,所以卷一鸟部中,第一个出现的便是《关雎》中的雎鸠。画中的雎鸠羽翼丰满,展翅翱翔,目光如炬。
雎鸠到底是哪种鸟?历来颇有争议,书中也收录了多方观点。《尔雅 · 释鸟》中记载:" 雎鸠,王雎。" 郭璞注:" 雕类,好在江渚山边食鱼。" 而《禽经》中则说:" 王雎,雎鸠,鱼鹰也。" 陆玑在《草木鸟兽虫鱼疏》中则认为:" 雎鸠大小如鸱,深目,目上骨露,幽州谓之鹫。"
据徐鼎的不完全统计,就已经有了雎鸠是雕、鱼鹰、鹫等等多种说法。
《诗经》中也会出现同一个名字的动植物,却指代不同的情况,作者会在书中分开为它们绘图。比如说到 " 梅 " 时,作者就画了两幅插图。
卷八中,《摽有梅》中的 " 梅 " 指酸果,卷九中,《终南》之 " 梅 " 指楠木。
《毛诗名物图说》颇重于训诂考据,书中所涉材料十分丰富,以图配文解说名物,一目了然,于研读《诗经》大有助益。《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 " 据《山海经》暨唐宋本草,或有未备,考州郡图志,诹之土人,其用力不可谓不勤 "。
作者简介
徐鼎,字宝夫,又字峙东,号雪樵,吴县(今苏州市)人。乾隆年间优贡生,性颖敏,能诗善文,工书擅画,名噪一时。其书学黄庭坚,诗宗唐人,画取法于谢淞洲、沈周,对博物之学深有研究,主要著作有九卷本《毛诗名物图说》等。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然 整理
来源:江苏文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