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7 月 26 日上午 9 时许,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成功浇筑,由中国铁建参与建设的南京市南部新城中片区地铁线路与 G12 地块项目共建工程基坑最后一块底板全部浇筑完成,标志着总面积超 10 万平方米的南京最大单体基坑顺利封底,为地铁 5 号线、10 号线二期及南京南部新城最大商业综合体主体结构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当天上午,南京市南部新城管委会、南部新城集团公司以及中国铁建华中区域总部、南部新城指挥部等领导来到施工现场,对连日来奋战在一线斗酷暑、战汛情、保安全的作业人员表示慰问,并送上防暑降温物资。
据了解,南部新城中片区地铁线路与 G12 地块项目共建工程基坑,包括商业综合体、地铁 5 号线和 10 号线换乘车站、区间,以及地下空间四部分共坑建设。基坑周长 1629 米,总面积超 10 万平方米,相当于 14 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是目前南京市最大单体基坑,将实现南京首个地铁与商业综合体的无高差衔接。其中,地铁 5 号线、10 号线二期 " 一站(大校场换乘车站)三区间 " 和地下空间由南部新城管委会开发建设,中国铁建组织施工,施工面积占比约三分之一。
基坑紧邻新修建的机场大道和国际路主干道,周边管廊、雨污水管道密布,环境复杂,管廊内有给水、能源、电力等管线,施工期间对地表沉降、基坑变形要求高。区域内地质为秦淮河漫滩冲积平原,分布较厚流塑状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地质性能差,施工过程对基坑整体的稳定性控制难度大。
中国铁建南京南部新城项目二分部负责人段其广介绍,最后一块底板位于南京地铁 5 号线大校场站至七桥瓮站区间基坑,属于 " 坑中坑 ",所在阶段为地下四层结构,地处整个大基坑最低点,深约 25 米,共包含 5 块底板施工。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自 7 月 16 日以来,区间基坑进入最后三块底板浇筑施工的关键阶段,需钢筋 370 吨、浇筑混凝土约 1700 立方。此时正值南京梅雨期,且今年平均梅雨量达常年的 1.6 倍,有时暴雨甚至特大暴雨连续不停,导致基坑内各层板面积水大量汇至最低处,区间施工现场排涝压力巨大,也给整个基坑带来沉降变形风险。
走进施工现场,记者看见,该区间基坑内上下共 5 层钢筋混凝土支撑,纵横交错,如蛛网密布。施工所需的钢筋、方木、模板等材料不能一次吊装到位,都靠肩扛人抬的方式运过去,且地下闷热潮湿,施工作业人员工作强度高。
连日来,中国铁建南京南部新城项目二分部根据现场条件,组织人员 180 人次紧急筑坝围堰、抽排接力,步步为营,安装 25 台抽水泵,及时处理 7000 余立方米、约 4 个标准游泳池体积的积水,以减轻强降雨影响。施工期间,他们采取远程管控管理手段,紧盯现场安全,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24 小时值守作业面,高峰期组织 200 多名建设者轮班作业,经过 10 个昼夜的奋战,最终完成了最后三块底板浇筑等施工任务,确保了基坑底部受力体系的整体性,保证了整体基坑的安全。
截至目前,基坑内地铁 5 号线、10 号线二期 " 一站三区间 " 底板已全部施工完成,下一步将全面开展主体结构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部封顶。
据悉,南京南部新城将打造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都市新中心,在数万名建设者努力下,现已全面拉开建设框架。
通讯员 林凤 武文璐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娜 / 文 尹翼星 / 视频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