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希阳 " 手机记者 " 张本盛 包玉和 许文志 白凤义 / 摄
铁路接入省外旅游专列 110 余列创新高,今年哈机场客流量在东北地区最早破千万——
宜人凉夏迎八方来客,到了哈尔滨就不想走
暑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旅游季。今年夏天,有着凉爽宜人气候、独特旅游内涵的哈尔滨,格外热闹。
今年,全国各地 110 余个旅游专列抵达我省,创历史新高;铁路部门预计暑运整体客流量,将超过今年春运。7 月 5 日,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成为东北地区今年首个实现旅客吞度量突破 1000 万人次的机场;机场暑运前 15 天运送旅客近 96 万人次,比 2019 年增长近一成 ……
夏都哈尔滨,正在用一城的热情,迎接八方游客。" 哈尔滨的夏天太舒服了,这是一趟喜出望外的旅程 "," 浪漫的气息藏在街头巷尾,这里是一个不一样的东北,来了就不想走 "," 假期太短没待够,希望未来和哈尔滨再重逢 "…… 这是南方游客对哈尔滨的真实印象与热切感受。
旅游专列数量创新高,游客占航空流量 " 半壁江山 "
暑运从 7 月 1 日拉开大幕,哈尔滨是东北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及中转城市。
7 月 12 日 5 时 30 分,Y449 次旅游专列从成都出发载着 700 余名游客抵达哈尔滨。" 乘坐专列不疾不徐,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就到了哈尔滨。哈尔滨太有特点了,城市底蕴和别的内陆城市不太一样。" 张女士打算在哈尔滨多玩几天,然后再去伊春。哈铁客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旅客度假、疗养避暑是抵哈主要客流。每天约 30.6 万名旅客通过铁路出行,客流量有望超越今年春运。" 记者从哈铁获悉,今年以来全国各地至我省的旅游专列达到 110 列,运送游客 6 万余人次。这个数字,已经较 2019 年同期高了约三成。
民航方面,暑期旅游客流也已经占据 " 半壁江山 "。盛夏的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迎接一波波南方游客前来。7 月 5 日,哈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 1000 万人次,成为东北地区首个客流量破千万的机场。7 月 15 日,暑运开始 15 天后,哈机场运送旅客达到 95.9 万人次,实现运输飞行起降 6673 架次,比 2019 年分别增长 6.8%、8.9%。南航黑龙江分公司宣传主管李冰川告诉记者,进入暑期后南航在哈尔滨进出港旅客同比增加 40% 以上," 部分从南方城市飞往哈尔滨的航班客座率达到 90% 以上。"
记者综合铁路、民航数据发现,抵哈省外游客主要为深圳、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青岛、武汉、厦门、杭州、海口、西宁、烟台等地,大多第一站抵达哈尔滨,游玩停留后,再中转至省内漠河、伊春、抚远、同江等地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等。
迎客服务前置,旅途上即感知 " 哈尔滨在等我 "
哈尔滨和龙江也通过一系列服务迎接省外来客。通过铁路、民航、市内交通展开前置服务,让游客提前感受到 " 我在哈尔滨等你 " 的热忱。
通过 12306 平台,来自北、上、广、深等区域通过铁路前来的旅客可以在线选铺位,60 岁以上旅客可优先下铺。同时,哈铁改进和提升卧具备品、环境卫生、餐饮供应等服务水平,并在省主要城市车站开通便捷换乘服务,利用人工售票窗口为旅客规划购买联程车票,压缩中转换乘时间。如果旅客乘坐旅游专列前来并需要在哈尔滨中转,哈铁还扩能旅游列车资源,利用省外直达龙江旅游列车接续开行省内游专列。" 旅游专列的特点是目的地性强,停靠站串联多个景区,实现一线多游、车随人走、景随车移。" 哈铁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7 月中下旬已经开行省内旅游专列 76 列,之后还计划再开行 39 列。
旅客乘坐飞机前来旅途同样愉悦。外地游客落地,机场与各航空公司对接,为第一次坐飞机的乘客提供首乘服务,帮助引导旅客取行李及出站,特别是针对 " 老幼病残孕 " 等重点旅客提供全程无忧服务。针对到哈旅客增多,南航还在部分客流量较大航线投入空客 A330 及波音 787 等宽体客机,在空中提供 WiFi 服务。
市区内交通也同样贴心、便利。哈尔滨交通集团亿威新能源出租车有限公司 100 台纯电动出租车在前后排座位前均安装触摸平板,游客可点击屏幕查询出行路线、景点、美食等。同时,哈尔滨交通集团公交公司开通了 5 条精品公交线路,包括 " 时光号 " 线路、" 爱在冰城 " 线路、" 凉爽盛夏 " 线路、" 城市风光 " 线路、" 平房文化专线 " 线路,以车厢为载体,宣传沿途的旅游景点、老建筑以及哈尔滨历史文化等。
到哈尔滨发现假期太短," 希望未来再重逢 "
很多人,第一次在夏季来到哈尔滨。" 独特的人文底蕴 "" 不一样的东北城市 "" 建筑的混搭风在别处显得做作,这里就觉得很自然 " 是游客们对哈尔滨的集体印象。
7 月 13 日刚一下火车,来自青岛的郑先生一家就被哈站的一场演出所吸引。郑先生说," 没有在其他火车站看到过,这是中国艺术家和俄罗斯艺术家一起演出的。哈尔滨不愧是‘东方小巴黎’,下车就能感受到异域风情和文化特色。"
当天举行的是 " 黑龙江省首届中俄地方文化艺术季街头路演活动 ",哈尔滨站是其中一个 " 打卡地 "。来自江苏的游客陈女士从路演开始就拿起手机拍照留念。" 后来发现,中西融合的文化风情其实融入到人们的城市生活里的,路边随便几个老人日常说话,就冷不丁就冒出几个俄语汉词儿。"
叶女士根据网上攻略,一家人选择住在中央大街附近。" 核心景区住宿价格相对别处稍贵,但真的超值。中央大街两侧不仅有特色建筑,晚上光开启真很浪漫。有地道的俄式西餐,还总能看到俄罗斯表演者的演奏。走在大街上,有时突然分不清是在哪里,好像身在异国他乡。"
《下雪的哈尔滨》《悬崖之上》…… 这些文艺作品勾起了黄先生一家对哈尔滨的好奇心,熏肉大饼、烧烤、俄式西餐 ……" 这些更撩动着吃货的心。像格瓦斯、小米布扎,在哈尔滨是人们的日常饮品,我们从来没见过,真的很好喝。" 他说哈尔滨城区各个角落都有好看的建筑," 还特意去了一处偏远地方打卡,有栋建筑漂亮又恢宏。"
在哈尔滨玩了 7 天 6 晚的网友 " 乱跑的 Eric" 这样评价哈尔滨:哈尔滨不愧是 " 万国博物馆 ",大街上的建筑实在看不够,巴洛克、拜占庭式、犹太建筑 …… 建筑只是看点之一,风景、美食、文化底蕴都值得细细品味。假期太短,希望未来和哈尔滨,还会再重逢。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王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