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3-07-28
【狮子王第一奇书笔记】金瓶梅第三十一回:叹浮生有如一梦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白马红缨色色新,

不来亲者强来亲。

时来顽铁生光彩,

运去良金不发明。

——金瓶梅

一、

红楼梦的第五十四回,王熙凤讲了一个毫无趣味的故事:

" 一家子也是过正月节,合家赏灯吃酒,真真的热闹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孙子媳妇、侄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里搭拉的孙子、孙女儿、外孙女儿、姨表孙女儿、姑表孙女儿 …… 嗳哟哟!真好热闹!"

众人听她说着,已经笑了,都说:" 听这数贫嘴的!又不知要编派那一个呢!"

尤氏笑道:" 你要招我,我可撕你的嘴!"

凤姐儿起身拍手笑道:" 人家这里费力,你们紧着混,我就不说了。"

贾母笑道:" 你说你的。底下怎么样?"

凤姐儿想了一想,笑道:" 底下就团团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

王熙凤的故事听的人有点儿失望,大家本指望这一大堆人发生点儿什么。现代人看着这滴里搭拉的一堆子人,也会觉得无趣。一个现代的作家,也开不出这样的家谱,提溜不出这么多人来。可是王熙凤故事里的这一大堆人,本身就是古代社会甜蜜热闹、家道兴旺的象征。

金瓶梅里,西门庆的儿子官哥过满月,西门庆家里也来了一大堆人 : 吴大妗子、吴二妗子、杨姑娘、潘姥姥、吴大姨、乔大户娘子,许多亲邻堂客女眷,都送礼来,与官哥儿做满月。妓院的李桂姐、吴银儿见西门庆做了提刑所千户,家中又生了子,也送了大礼,坐着轿子来庆贺。春梅、迎春、玉箫、兰香都打扮起来,在席前斟酒执壶。

西门庆的家里一下子"热乱"起来,变得拥挤了。

如果我们没有农业时代的经历,没有传统生活的经验,也许金瓶梅对我们是个考验。现代小说的场景由高楼、汽车、办公室组成。可是一旦我们对农业生活充满热情和想象,金瓶梅会产生致命的诱惑,变得繁花似锦。我旧居农村,逢年过节,看到人来人往,便觉得日子生动可爱,反之,觉得生活清苦无聊。

生子加官,西门庆的迎来送往变得稠密了,出行变得复杂了。过去是个体户,现在有了单位,有了组织,西门庆的交往一下阔展了,人生上档次了。官服的样式虽然是制式的,但是仍需自备,服装的档次根据自己收入状况自定。西门庆请了许多裁缝匠人七手八脚在家里做。即将上任的单位提刑所,主官夏提刑送了二十名排军来答应,衙门里同僚也都送礼祝贺。西门庆又请阴阳徐先生算日子,最后择定七月初二日辰时到任。到了上任日期,提刑衙门中大摆酒席,吹打弹唱。

本县的行政领导李知县,会同四衙同僚,也差人送来羊酒贺礼。还专门送了一名有文化的小厮来答应。小伙子年方一十八岁,名唤小张松。生得面如傅粉,唇红齿白;又识字会写,善唱南曲。西门庆一见满心欢喜,改名字叫作书童。也给他做了一身衣服,新鞋新帽,教他专管书房,收礼帖,拿着花园门钥匙。祝实念又举保了一个十四岁小厮来答应,改名棋童,每日派定和琴童儿两个背着书袋、夹着拜帖匣,鞍前马后的伺候。从此西门庆跟前的琴棋书画都齐全了。

孩子满月,除了吴月娘招待的女眷们,前来祝贺的男客计有:驻扎本地的太监刘、薛二内相,帅府周守备周大人,都监荆南江,同僚夏提刑,团练张总兵,卫上范千户,还有吴大哥,吴二哥。应伯爵谢希大作陪。二位内相坐四人轿,缨枪排队喝道而至。周守备、荆都监、夏提刑等众武官都是锦绣服,藤棍大扇,军牢喝道。

西门庆又花了柒佰两银子买了对门乔大户的房子,家里的房子也扩大了。他每日骑着大白马,头戴乌纱,身穿五彩新衣,粉底皂靴,排军喝道,打着大黑扇,前呼后拥,何止十数人跟随,在街上摇摆。家中收礼接帖子,一日不断。

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迎面走过来那个打着饱嗝儿的胖子,就是让人忘掉伤痛忘掉伤害,就是灵魂的走失,就是那些被金钱和权力绑架的人质,就是迎来送往酒席流连被一堆人簇拥着。这不仅是西门庆的生活,这是清河县大多数人仰望的生活,也是今天我们大多数人追求的生活。

让我们忘掉宋蕙莲宋仁吧,忘掉武大武二吧。让一切隐喻生活不快的人物尽快消失!西门庆的生活已经揭开了新的一页!

二、

金瓶梅的第一回,西门庆热结十兄弟,吴月娘不同意,说道:你再别说起这干人,哪一个是那有良心的行货!不过是每日来勾使的游魂撞尸。西门庆道:你别的话倒也中听。今日这些说话,听着不耐烦。依你说,我这些兄弟们就没有个好人?别的倒也罢了,就应二哥这人,又好又知趣,只要人用着他,没有一个不依顺的,做事又十分停当!

又好又知趣!做事又十分停当!

应伯爵带着吴典恩来借钱,看见西门庆家里匠人在钉带子,便拿来来看。西门庆见他拿起带子来看,就说道:" 你看我寻的这几条带子怎么样?"

应伯爵道:" 亏哥哪里寻的,都是一条赛一条的好带,难得这般宽大。别的倒也罢了,就光这条犀角带并鹤顶红,就是满京城拿着银子也寻不出来。不是面奖,就是东京卫主老爷,玉带金带空有,也没这条犀角带。这是水犀角,不是旱犀角。旱犀角不值钱。水犀角号作通天犀。你不信,取一碗水,把犀角放在水内,分水为两处,此为无价之宝。"

因问:" 哥,你花了多少银子寻的?"

西门庆道:" 你们试估估价值。"

伯爵道:" 这个有什么固定的行价,我们怎么估得出来!"

西门庆道:" 我对你说了吧,这带子是大街上王昭宣府里的。昨日一个人听见我这里要,巴巴来对我说。我让贲四拿了七十两银子,再三回了来。他家还张致不肯,一定要一百两。"

伯爵道:" 难得这么宽的袋子,好看。哥,你明日系出去,甚是霍绰。就是你们同僚之间,见了也爱。"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你让西门庆穿着这么好的衣服,腰间系着这么好的带子,没人识货,该是何等的遗憾。

此刻,吴典恩向西门庆借钱。西门庆见借一百两银子,中人就是应伯爵,每月利息五分。西门庆取笔把利钱抹了,说道:" 既是应二哥作保,你明日只还我一百两本钱就是了。我料你上下也得这些银子搅缠。"

应伯爵是多么好的中介,多么可人的朋友!

三、

家里越是热闹红火,潘金莲越是难受痛苦。几乎所有的人都围着李瓶儿和她那个尿泡种子打转。

幸亏,一只丢失的银壶让潘金莲找回了存在感。

银壶是吴月娘的大丫鬟玉箫偷放到书房,给书童喝酒的。书童不在,被琴童发现,又拿到李瓶儿房子,让李瓶儿的丫头迎春收着。结果,待客完毕,发现丢了一把。上下乱了起来。西门庆说算了吧,不就一把壶嘛。

潘金莲道:若是吃一遭酒,就不见了一把壶,那还不乱了,你家是王十万啊!在潘金莲看来,李瓶儿刚生了孩子,满月就不见了壶,说明不吉利啊。

这时候恰见迎春送壶进来,说是琴童放的。金莲在旁不觉鼻子里笑了一声。西门庆便问:有什么好笑的?金莲道:" 琴童儿是她家人,放壶在她屋里,想必要瞒昧这把壶的意思。要叫我,使小厮如今叫将那奴才来,老实打着,问他个下落。不然,头里就赖着他那两个,正是走杀金刚坐杀佛!" 西门庆听了,心中大怒,睁眼看着金莲,说道:" 依着你恁说起来,莫不李大姐她爱这把壶?既有了,丢开手就是了,只管乱什么!" 那金莲把脸羞的飞红了,便道:" 谁说姐姐手里没钱。" 说毕,走过一边使性儿去了。

有金莲处,必有玉楼。金莲和孟玉楼站在一处,骂道:贼强盗!这两日作死也怎的?自从养了这种子,恰似生了太子一般,见了俺们如同生刹神一般,越发没句好话儿说了。

正说着,见西门庆与陈敬济说了一回话,就往前边去了。孟玉楼道:" 你还不去,他管情往你屋里去了。" 正说着,只见春梅从外走来。孟玉楼道:" 我说他往你屋里去了,你还不信,这不是春梅叫你来了。" 一面叫过春梅来问。春梅道:" 我来问玉箫要汗巾子来。" 玉楼问道:" 你爹在那里?" 春梅道:" 爹往六娘房里去了。" 金莲听了,心上火就窜了上来,骂道:" 贼强人,到明日永世千年,就跌折脚,也不要进我那屋里!踹着门槛儿,教囚根子把踝子骨歪折了!" 孟玉楼道:" 六姐,你今日怎么下这么毒的口咒他?" 金莲道:" 不是这等说,贼三寸货强盗,那鼠腹鸡肠的心儿,只有三寸大一般。都是你老婆,无故只是多有了这点尿胞种子罢了,做什么抬一个灭一个,把人踩到泥里!"

孟玉楼一步一步把潘金莲的怨毒牵引出来。孟玉楼心酸,潘金莲泼醋,此恨绵绵。

四、

西门庆曾经买过一块墓地,地里有四眼井,据说这四口井寓意酒色财气。井只有四口,说明西门庆乃是一个市井小人。西门庆据此有了一个号:四泉。

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唯一看到西门庆和土地打交道的一次。我们在清河县看不到农民,西门庆交通往来的也见不到地主。清河县似乎就是一个标准的商业城市。西门庆的朋友的应伯爵诸人,如果我们以现代商业的眼光看,都是合格的中介。他们不过是逐利而行,合法收取中介费,实在算不上罪恶。可是这在古人的道德中,已经算是小人。

虽然生活在一个看似商业活动无孔不入的时代,但是我们最终还是看到,传统的价值观依然占据上风。西门庆自从娶了孟玉楼和李瓶儿之后,又发了机场横财,按说已经算是清河县的富人。但是在前三十回里,西门庆的忙碌,主要是出门拜访,罕见别的官僚、老板来西门庆家里走动。自此回当官之后,西门庆的交往境界始大。他家里来往的人员不再是应伯爵诸人,而是本地的驻军首长、县令、太监,此后还有过往的官僚、状元,西门庆的家成为真正的酒楼饭铺歌舞厅。他给孩子起名官哥,不是没有道理。所谓钱能通神,但是那个神,还是官,还是政权。

五、

红楼梦里,王熙凤正言厉色的讲完了她的故事,怔怔的还等她往下说,谁知道她冰冷无味的就住了。

众人想着没完的,问她道:" 到底怎么样?也该说完了。"

凤姐儿将桌子一拍道:" 好罗唆!到了第二日是十六日,年也完了,节也完了,我看人忙着收东西还闹不清,哪里还知道底下的事了?"

她口中动辄 " 完了 "" 散了 ",让人隐隐不安。在金瓶梅里,这种不祥之音是由两个太监传递的。他们在席间点曲子唱,先点了 " 叹浮生有如一梦里 ",有点离谱;再点了 " 想人生最苦是离别 ",仍显得不合时宜。金瓶梅惯会在这种不要紧处埋下伏笔,但是这种隐喻,谁又能听得进去?

相关标签

红楼梦 孙子 个体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