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 150 余年,一醒天下皆知。
2022 年 11 月 21 日,上海长江口,一艘沉船缓缓破江水而出。
这艘沉船被命名为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中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木质帆船。
百年沉船藏着哪些秘密?目前," 江海撷珍——长江口二号科学考古进行时 " 正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展出,将延续展至 10 月 6 日。穿越历史,来场不一样的暑期江河游。
开 " 盲盒 "
95 件古船文物首次与公众见面
" 江海撷珍——长江口二号科学考古进行时 " 是首次以长江口二号古船为主题举办的展览,展览内容分为 " 起航!古船再现 上海史脉 "" 求索!水下考古 中国方案 "" 出水!整体打捞 世界标杆 " 三个单元。
展览以长江口二号古船自发现以来的时间线索为经,以相关的科学技术、历史人文、城市社会课题作纬,讲述长江口二号古船的三个 " 故事 ":古船的时代和上海城市发展、古船的发现和上海水下考古、古船的打捞和上海科技创新。
长江口二号是一艘怎样的船?它是什么时候沉没的?
想找到这个答案,看展时有件清同治景德镇窑绿釉杯可别错过。它底部的同治纪年款清晰可辨,是判断长江口二号古船 " 年龄 " 的重要依据。
清同治景德镇窑绿釉杯底款
考古学家们对古船上的各个构件、遗留在内的物品做了精细的分析研究。他们化身侦探寻找线索,根据种种信息初步得出: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一艘清同治年间的贸易商船,距今已有 150 多年的历史。
古船的船体构件、出水瓷器、技术与装备模型 …… 这些文物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都能看到。据悉,展览共展出 137 件 / 组展品,其中 95 件 / 组出自长江口二号古船,船体构件及一系列古船出水瓷器均为首次与公众见面。
见证海外贸易
古船上有物品、构件来自国外
根据现有资料,专家们认为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一条沙船。
对于上海人来说,沙船并不陌生,今天上海市的市标正中心便是一艘扬帆出海的沙船。
上海市市标
作为上海及长江口以北海域重要的航运工具,沙船与福船、广船、鸟船并称我国古代四大海船。史料记载,早在唐末宋初时,上海及江苏沿海已有沙船作业。到了康熙、乾隆年间,上海更是被称为 " 沙船之乡 "。
清末沙船照片
1843 年开埠以来,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涌进长江门户,上海迅速成为东亚乃至世界贸易和航运中心。长江口二号古船便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展厅中有一件 18-19 世纪越南合礼窑淡青釉水烟罐。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一类器物在上海其实并不多见,主要流行在中越边境及越南境内,广西地区的人们通常把它称为 " 烟煲 "。" 由于目前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的该式器物仅此一件,可能属生活用品,船上或有越南籍船员。"
18-19 世纪越南合礼窑淡青釉水烟罐
古船的木质船体构件中,既有东南亚出产的婆罗双属木材,也有国内产杉木和水杉;出水的文物中,木桶残件上墨书 " 时泰 " 二字,应为商户名 ……" 显示出长江口二号古船及船货,与国内、国外更加广大时空范围都有着技术、贸易和文化的联系。"
四爪铁锚
可学可玩
沉浸式体验水下考古 " 黑科技 "
在 " 江海撷珍——长江口二号科学考古进行时 " 展览里,既能看到有着 150 多年历史的各类文物,还展示了许多非常年轻的设备:无人艇、水下机器人、水下摄像装置、潜水员潜水装置 ……
从长江入海口的淤泥中,到博物馆的展厅里,长江口二号古船破水而出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这些高科技仪器和设备。
" 精海 14 号 " 无人艇
浑浊水域水下摄像装置
真实的水下考古是什么样子的?各种设备到底怎么用?
展览现场突破了纯展柜的展现形式,利用投影造景等技术将 " 实物 " 与 " 原境 " 展示相结合,特别设计了裸眼 3D 展项、雾幕投影、实验室场景、全景式出水媒体 show、打捞互动体验等重点展项,带给观众地域、空间、内容相融合的观展体验,沉浸式体验考古 " 黑科技 "。
" 沙船的故事 "" 上海 1133"" 古船发掘计划 "" 陶瓷修复体验 "…… 众多课程让你加深对展览内容的认识。此外,暑假的周末还特别开放了 " 博物馆奇妙夜 " 夜场活动,晚上在博物馆,探秘展览、听亲子微演讲、看儿童光影剧,孩子们也能在游戏中,轻松了解古船的历史、走进神奇的考古世界、品读上海的故事。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文颖
图 |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提供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