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甘肃众友健康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控股的 30 家公司(以下简称众友集团等 30 家公司)合并破产重整一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1000 家药品零售连锁网点,3710 名员工,面对 36 亿余元的巨额债务,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审判团队着眼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发挥破产重整拯救机制,依法各方协调,盘活企业,实现了企业 " 破产不停产 "。
众友集团等 30 家公司系甘肃规模最大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集团,在医药销售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湖北美尔雅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重组被终止后,多家银行抽贷 7 亿余元,因无法及时支付货款被众多供货商和金融机构起诉,400 多家网点销售资金及公司股权、资产被 100 余家法院多轮查封冻结,涉及 1400 余家债权人,债务金额 36 亿余元。
今年 4 月 28 日,兰州中院裁定受理众友集团等 30 家公司合并破产重整申请。该案系兰州法院受理的第一起合并破产重整案件,也是第一起涉及医药行业的破产重整案件。众友集团等 30 家公司拥有近 1000 家药品零售连锁网点,3700 余名职工。企业能否成功破产重整,关系到企业的再次涅槃和债权人、职工的合法权益。为挽救困境企业,及时化解企业危局,兰州中院按照中央和省市委以及上级法院对破产案件办理的有关要求,坚持能动司法,充分调研认真研究,积极推进众友集团等 30 家公司破产重整程序顺利进行。
众友集团除被抵押的不动产和库房外,主要的无形资产为医药销售链,债务人虽面临短期债务危机,但其拥有近 1000 家药品零售连锁网点,3710 名员工中有近千名拥有职业药师资格证。只要投入资金、补足货源即可盘活资源、逐步恢复经营,因此具有一定的重整价值和可行性。根据债务人申请,指导管理人完善相关监督制度和方案,及时决定其自行营业和管理事务,并批准继续营业,从而充分调动众友集团重整的积极性,促进企业逐步恢复经营、缓释风险。
面对 36 亿余元的巨额债务,破产审判团队积极向供货商释明引导,把破产重整程序中供货货款均作为共益债可优先随时清偿,同时,指导管理人和供货商派专人对众友集团的供货及销售资金全流程监管,消除供货商对继续供货资金安全的顾虑。目前,兰州佛慈西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飞跃达医药物流有限公司、陕西玉龙医药有限公司等恢复供货,实现了 " 破产不停产 "。
众友集团等 30 家公司均存在 100 多家法院的查封和执行措施,银行账户、资产、股权均被多轮查封和冻结。根据管理人汇总情况,分别向 50 家法院邮寄公函、电话沟通,推动尽快解除保全措施。对查封措施比较集中且解封比较困难的西安地区 7 家法院 40 余件执行案件,办案法官前往上述 7 家法院,向各执行法官释明破产重整的紧迫性和销售链断裂将导致无形商业价值流失的风险,执行法院了解到众友集团有上千家网点无药可售和三千多名职工生活困难,及时依法解除了相关执行和查封措施,为恢复销售和员工稳定取得良好效果。
因众友集团债权人多达 1400 余家,大多数债权人为外地供货商和房东,因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不涉及表决事项,为方便债权人行使权利和节省会议成本。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创新会议模式,利用 " 兰州破产案件辅助系统 " 通过 " 线上 + 线下 " 相结合的会议模式,并将会议资料上传至上述微信小程序,依法及时保护外地供货商(债权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节省参会成本。为尽快恢复销售确保销售链等无形价值不流失,提高破产重整可行性,破产审判团队指导管理人在审查债权和调查财产的同时,及时招募投资人,协助完成背景调查及早确定投资意向,尽快恢复供货和提高破产重整概率。在指定管理人后短短一个半月内,完成债权审核和资产核查,并成功招募到了意向投资人,提高重整效率。
兰州中院将秉持破产拯救和保护理念,继续实施 " 管理人 + 供货商 " 的监管模式,消除供应商供货和资金安全顾虑,争取更多供应商供货尽快恢复药品销售链,同时监督债务人尽快制定重整计划,力争众友集团等 30 家公司破产重整成功,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法院力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 烁
一审丨编辑 金露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文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